四川在线记者 田姣 彭瑀珩 3月5日,惊蛰,巴蜀大地春耕正忙。 忙碌的不仅是农人,还有为田间地头注入“活水”的金融机构。得益于邮储银行52万元的“极速贷”授信支持,攀枝花米易县攀莲镇村民向定茂的番茄种植规模扩大到25亩,今年种植收入有望达到100万元;巴中市平昌县西兴镇村民彭小燕的农资店因加挂供销合作社牌子亟需扩大规模,农行巴中分行14万元贷款犹如及时雨,解决了资金难题…… 护航“三农”,只是四川金融业助力全省冲刺“开门红”的生动缩影。今年以来,全省金融系统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加强融资服务、加大金融支持,开局就发力、起步就冲刺,多措并举,力争实现全年“满堂彩”。 一幅金融助力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美丽画卷正在徐徐展开。 增供给 截至1月末,全省存贷款余额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1月19日,从北京传来好消息:孟底沟水电站项目完成277亿元重大融资。作为“十四五”开局核准的全国最大水电项目,孟底沟水电站兼具履行国家“双碳”战略、绿色信贷、乡村振兴等多层意义,也是我省2022年续建的19个水电项目之一。项目成功融资,中国农业银行四川省分行成为银团贷款牵头行、代理行,锁定银团份额超200亿元。 今年,将有更多重大项目落地四川。在年初举行的四川2022年第一季度重大项目集中开工仪式上,全省各地共开工项目700个,总投资达2322亿元。 新能源、水利、综合交通、生态文明……重大项目是扩大有效投资、做好“六稳”“六保”工作的重要抓手,也是打基础补短板利长远、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重大项目建设在金融“活水”的润泽下落地开花,无论是超级工程——白鹤滩水电站的建设、夹金山隧道的开工、宁德时代宜宾生产基地的扩产,还是近期密集核准的一批风电项目,都有离不开金融力量的强助攻。 新年伊始,省领导即带队赴中央金融监管部门争取政策倾斜和资源支持,持续推动主要金融机构与省政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全省“十四五”信贷额度达到5.18万亿元、同比增长29.5%。 重大项目的精准对接,需要做优金融服务。今年以来,四川金融监管机构做好金融“保姆”,当好服务“管家”,积极开展“一清单一顾问一推介”行动,及时向金融机构推送全省700个重点项目融资需求清单,组织省级金融顾问赴乐山等市(州)行,举办全省“5+1”产业金融推进会暨重点工业融资推介活动。“有了金融顾问,好像找到了娘家人。”有川内企业家感叹。 截至1月末,全省金融顾问活动促成意向性融资4800亿元,金融机构对接重点项目实现全覆盖。 稳企业、保就业,四川金融始终将支持实体经济作为“头等大事”。今年以来,更多金融“活水”正滴灌着小微企业。2月20日,成都高新区一家金属材料公司,为落实疫情防控不得不暂停生产,中行四川省分行的一笔“战疫复工贷”,填补了停产期间的资金缺口,给企业争取到了喘息机会。 一笔笔融资及时到位,农民眉头上的愁疙瘩解开了,小微企业缓过来了,重大项目动起来了……今年以来,流向四川的金融“活水”显著增加。截至1月末,全省各项存贷款余额分别达10.3万亿元、8.2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9.8%、13.5%,分别高于全国0.6、2.3个百分点。 拓渠道 新增3家上市公司,首发上市募集资金同比增长超8成 2月15日,上交所西部基地大厅,清脆的铜锣声中,成都坤恒顺维正式登陆科创板。同一日,成都生物医药企业海创药业在科创板IPO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注册通过。 四川企业上市跑出“加速度”。2月25日,中航(成都)无人机系统股份有限公司首发获通过;3月6日,成都立航科技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的中签结果出炉……今年以来,全省已经新增上市公司3家、累计达192家,首发上市募集资金19.3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80.61%。 川企源源不断闯入资本市场,得益于四川已形成了一支高质量的拟上市挂牌企业“后备队”。近年来,四川深入实施“五千五百”上市行动计划,切实做好207家后备企业上市培育。 抓住资本市场机遇,不少川企尝到了真真切切的甜头。2月22日,由东方电气集团自主研制、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13兆瓦抗台风型海上风电组在福建三峡海上风电产业园顺利下线,这是目前我国已下线的亚洲地区单机容量最大、叶轮直径最长的风电机组。从研制到生产,东方电气集团砸重金投入研发,正是因为有市场募集资金作为“后盾”。 抓住资本市场机遇,不少川企看到了实实在在的奔头。1月22日,西南首家科创板上市企业成都先导自主研发的1.1抗肿瘤创新药HG030项目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开展临床试验。 抓住资本市场机遇,更多川企在起步争先阶段越来越有劲头。除了公开发行股票,四川企业还积极运用定增、发债等工具,拓宽融资渠道。近日,成都银行和通威股份分别发行120亿元和80亿元可转债。通威股份表示,本次募集资金将主要投资于高纯晶硅、单晶拉棒切方业务的制造及技改项目,成都银行则表示将用于补充核心一级资本。 降成本 用好用活金融工具箱,确保“减费让利”政策落实 如果说增加信贷供给、拓宽融资渠道是做加法,那么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就是做减法。今年以来,四川省内金融机构用好用活金融工具箱,推动融资成本降低。 “让市场主体获得实惠,确保‘减费让利’政策的准确执行,是我省今年的工作重点。”中国人民银行成都分行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年初,人民银行成都分行召开的2022年工作会议上就强调,促进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 闻令而动,全省金融机构纷纷行动起来,确保减费让利落到实处,让企业和市场主体在“起步就冲刺、开局即争先”中轻装上阵—— 降利率。近日,成都银行助力四川省首个空港型综合保税区建设项目成功发行专项债券,债券首期金额6亿元、期限20年、发行利率3.31%,远低于目前市场上的贷款利率。 压周期。不止是重点项目,在小微企业和乡村振兴领域,银行机构积极利用科技手段,创新产品来解决融资成本问题。“真没想到,当天申请,当天就能放款,我们再也不用为30多亩鱼塘的饲料发愁了!”近日,宜宾县喜捷镇的一位水产养殖户获得了由兴业银行成都分行发放的首笔“通威养殖贷”,大大缩短了供应链下游养殖户融资的时间成本。 强行动。今年一季度,四川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等主管部门深入实施“释放LPR改革红利、融资乱收费整治、中介机构收费压降”等行动,深入实施财政金融互动政策,推动中小微企业等薄弱领域融资增量、扩面、降价;农行达州分行就下发通知,要求全面落实中央扶持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等市场主体的“降费让利”政策,助力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等市场主体快速发展。 多措并举之下,纾困让利推进良好。数据显示,1月末,全省普惠小微贷款利率5.12%、低于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加权平均利率0.24个百分点。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阅读更多,详细点击(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