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四川农村日报全媒体记者 袁宇君)近日,在四川省政府举行的《关于加快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政策吹风会上,省发展改革委副主任、省数据局局长顾红松就我省日前印发的《关于加快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下称《意见》)进行解读。 《意见》提出,到 2030年,全省一体化数据市场全面建立,数据资源化、要素化、价值化体系更加健全,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实现翻番,建成数字经济创新发展先行省。建设数字社会、全面推进数字化赋能的进程,会如何影响四川城乡居民的生活,是群众最关心的问题之一。顾红松列举了四川在数字社会建设方面涌现出的具体案例。 在促进城乡融合发展方面,他提到了成都市新津区。这里既有老城区,也有新城区;有工业园区,更不乏农业地区。这些年,新津通过系统推进区域全域数字化转型,打破传统产业边界与生产模式,构筑“数字+制造”“数字+乡村”“数字+文旅”的复合产业形态,形成了全新的产业业态与发展模式,为城乡融合发展开辟了新的路子。 而在促进绿色化发展方面,他提到了南充市建设的嘉陵江流域综合治理监管平台。开展禁渔禁捕、秸秆焚烧、森林防火、水位水质监测等工作的过程中,平台在减少空气污染、长江流域生态平衡、林区资源保护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成都东站的LED屏上,你可以看到正在候客的出租车空车数量、需要排队的时间,也可以看到周边公交的信息和到站时间,以及周边有哪些共享单车,车辆停放位置和数量。”在促进智慧交通方面,顾红松点名成都的交通运行协调中心——它用数字化手段,调度、匹配和服务群众的出行需求和出行偏好,极大方便了人民群众出行。 多个典型案例传递共同信息,四川各地智慧城市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城市数据底座不断夯实、城市精细治理更加深入、城市应用场景持续丰富,城市数字化转型生态持续完善,正迈向“体系重构、质效提升”的全域数字化转型新阶段。 顾红松提到,下一步将会同有关方面积极推动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坚持场景牵引、以人为本,助力解决企业、市民的急难愁盼问题,形成一批可感可知的数字化应用成果,让数字化转型建设成果惠及全民,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阅读更多(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