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片价格一年暴涨100多倍 全球缺芯困局愈演愈烈

图片来源:Pixabay 与此同时,由于新冠疫情、上游原材料短缺和国际局势变化,导致芯片交货时间再延长。 4月6日,海纳金融集团(Susquehanna)发布的最新研究报告显示,芯片从下订单到交付的时间,从2017年三个月左右时间,到今年3月,交付周期增加到半年多(26.6周)。报告指出,芯片交付时间变长将对今年整个行业产生持续性影响。 芯片交付周期变化折线图 实际上,这场史无前例的全球大缺货,让芯片半导体,这一原本隐藏在 手机 、电脑、汽车等产品下的精密部件走到了聚光灯下,不仅影响 空调 、肥皂制造业等169个行业,而且还逐渐成为制约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美国白宫国家经济委员会主任布莱恩·迪斯(Brian Deese)本月表示,半导体缺货严重影响了美国经济,可能已导致2021年美国GDP减少了1%。 那么,芯片价格暴涨超百倍,交付周期长达半年多,全球半导体行业的“缺芯”困局何时能够结束? 头豹研究院分析师王品臻对钛媒体App表示,与两年前相比,如今“缺芯潮”受到的离散因素影响更多。他预测,随着部分企业已经向上游追加晶圆代工产能,预计2022年,芯片供给抬升、价格回落,产业供需结构将出现明显改善。 联想创投高级合伙人宋春雨日前对钛媒体App表示,两年之内芯片短缺依然会很严重。他预计,到2024年“缺芯潮”会有好转,原因包括芯片厂商对于产业投资的配置,会做相应的一个调整;以及中国芯片公司会作为替代的产能进行供给。 芯片荒的新变量: 地震、疫情停产和国际局势 今年3月初,在美国福特汽车工厂外,硕大的停车场上,成百上千辆新车被迫闲置于此,无法交付,因为他们没有被安装芯片。 美国福特汽车工厂(来源:bangkokpost) 据悉,目前汽车产业短缺的芯片种类,主要包括主控芯片MCU+功率类的电源芯片、驱动芯片,其次是信号链CAN/LIN等通信芯片。因严重短缺,目前大部分汽车芯片的价格都在上涨,其中价格涨幅小的也翻了几倍。 芯片相当于汽车的大脑,车内各种控制器都离不开芯片。而全球汽车芯片短缺,不仅严重制约新车产能,使得汽车延期交付,还导致车企不得不对新车减配、减产。 根据美国行业机构AFS最新数据显示,近一周内,由于汽车芯片供应短缺,全球共减产约9.63万辆汽车,其中,超过80%减产来自欧洲市场,北美市场则减产约1.42万辆汽车。截至目前,2022年全球已累计减产约125万辆汽车。 那么,与一年前钛媒体App撰写《求“芯”之战》时相比,如今缺芯的核心原因是什么?有哪些新的变量?( 详见钛媒体App前文: 《求“芯”之战|钛媒体封面》 ) 王品臻向钛媒体App分析称,除了产能不足、上游原材料、供需两端失衡外,包括日本地震、美国德州寒潮导致工厂断电停工、印尼欧洲疫情反复、以及国际局势变化等离散因素,是影响本轮“缺芯潮”爆发的重要原因。 实际上,总体来看,芯片供应主要受到两次冲击: 第一阶段是2020年四季度到2021年一季度,晶圆代工产能不足,上游晶圆产能跟不上需求的快速提升,供需两端失衡,且晶圆扩产周期受半导体设备交期和厂房假设周期等因素的影响,所以导致了形成芯片短缺的现象一直延续。而新冠疫情、自然灾害等因素使开工率低,产能受限,以及终端应用需求爆发和经销商囤货炒价,进一步加剧供应紧张; 第二阶段是去年三季度,多国疫情出现反复,地震、国际局势变化,导致芯片出货速度放缓,“缺芯”再添阴霾。 今年3月中旬,日本本州东岸近海接连发生地震灾难,不仅伤及了当地建筑,更伤到了全球芯片市场。全球第三大汽车芯片制造商“瑞萨电子”因此暂停了在日本三家工厂的生产,此事令本就艰难的汽车芯片行业雪上加霜。 更早之前2021年2月,受到美国得克萨斯州寒潮影响,恩智浦、英飞凌的工厂都因此断电停工,预计损失产能推迟最高达三个多月;此外,疫情的反复也让印尼、欧洲的芯片制造工厂停产,加上国际局势恶化,对半导体产能造成一定冲击 ( 详见钛媒体App前文: 《火灾、地震……日本半导体产业的危机正加剧全球缺芯荒》 、 《俄乌战火烧到芯片产业链,对全球影响几何?》 )。 当然也包括中国。由于此前深圳,如今上海、苏州昆山的疫情严峻,芯片半导体企业都面临着重要挑战。根据4月10日报道,昆山因防疫延期封城,当地的电子PCB(印制电路板)台厂欣兴、台郡、台广电等工厂停工,目前停产暂定延长至4月12日,这或将影响芯片半导体上下游产业链。 “由于半导体行业是一条全球协作分工的产业链。工厂停工停产、原材料的供应中断,对微芯片、传感器芯片到存储芯片和封装等领域影响重大,会导致下游厂商产能受限和价格上涨。同时,国际局势变化还导致供应链失衡,进而影响规划和产能管理。”王品臻对钛媒体App表示。 王品臻指出,目前来看,“缺芯”情况最严重的是汽车产业。因为芯片代工产能,一般会向能给出价格更高的客户倾斜,而汽车行业利润(margin)相对于消费行业较低,影响则更为剧烈,甚至可能影响汽车供应链体系。 面对“缺芯”困扰,国内车企几乎到了求“芯”若渴的地步,几乎所有的车企都在积极采取对策,为稳定生产和销量提供最大限度的保障。 例如,长安汽车董事长朱华荣表示,在供应端,该公司坚持“抢、逼、拉”拼抢资源。具体来说,长安汽车短期提前识别零部件产能风险,与供应商签订保供协议,立足商务、制造、技术三条业务主线,通过“产能建设提升+备库”的方式,全力以赴拼抢物资;中长期来看,要建立战略采购供应商体系,进一步完善中长期保供策略,从设计、采购源头规避供应风险。 不过,云岫资本合伙人兼CTO赵占祥认为,现阶段的缺芯情况还是要再观察一下,这波疫情到底会带来哪些供应链的危机,依然需要长期关注才能得出结论。 芯片制造工厂扩产缓慢 由于目前全球缺芯的问题尚未有效缓解, 英特尔 、台积电等各大半导体制造厂商计划扩产,希望以此抢夺市场份额,满足市场需求。不过,他们的扩产计划,却很可能因为设备无法交付而没办法如期完成。 今年3月21日,英国《金融时报》报道,光刻机巨头ASML(阿斯麦)首席执行官彼得·温宁克(Peter Wennink)日前表示,芯片制造商们数十亿美元的扩张计划,将受到未来两年关键设备短缺的限制,这种短缺会导致供应链难以提高生产效率。 据外媒披露,科磊集团(KLA)、泛林集团(Lam Research)、阿斯麦等半导体设备大厂都已通知客户,由于镜头、微控制器、工程塑料和电子模块等零件全都面临短缺现象,部分关键机台必须等待最多18个月交付,而用于制造基板的设备(在将芯片安装在印刷电路板上之前携带芯片的基础材料)甚至需要长达30个月的交付期。 芯片设备零件交付周期,疫情之前是三个月内交付(来源:Nikkei) 设备供应不足,给芯片制造商带来了危机感。英特尔CEO基辛格表示,设备短缺给公司的扩张计划带来了挑战,而英特尔已派出自己的制造专家到该公司帮助加快生产。他强调,公司仍有时间解决这个问题,扩建芯片工厂也需要两年的时间。 行业咨询机构贝恩公司合伙人彼得·汉伯里(Peter Hanbury)表示,设备延迟可能会阻碍解决全球芯片危机,而这些设备供应不佳风险,会对增加产能的制造商不利,同时对于整个行业也是一个坏消息。…
Read More

作者 gocpm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