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image
四川在线记者 徐莉莎 摄影 李强 剪辑 李强 刘阳(实习) 10月13日清晨8点半,正值上班高峰,成都高新西区电子科技大学西区科技园门口,通勤车辆络绎不绝,成群的年轻面孔在门口陆续扫码涌入。 为了感受当下创新创业的热潮,记者来到这里进行一日职业体验,和科技园总经理蒋一约在这里碰头。探头一看,园内是十几幢五六层楼高的小多层。始建于2008年的园区绿树成荫。乍一看,这里更像是大学校园里的一角。 “我们外观老,内核新。”蒋一说,“园不可貌相”,需要沉浸式体验才能感受其科技内涵。 这里是响当当的四川“元老级”的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由电子科技大学和四川发展(控股)有限责任公司共同投资,已经满满当当入驻了140多家企业,累计已有200余家科技型企业从这里“毕业”。 “那你给我安排的什么职位?” “总经理助理怎么样?” “这有何难?”记者心想。然而,这样的自信很快被现实击溃…… 忙!总经理助理一天跑6处,开了4个会 深入企业才发现,开会原来如此重要。作为总经理助理,记者一天内参加了4个会。 每日晨会是快速了解企业的窗口。8点40分,会议开始,各部门负责人通报当天的重点工作。20分钟的晨会,信息量巨大——科创活动筹备、智库专家库建设、校地企合作、新项目研讨、新载体装修…… 原来一个科技企业孵化器,不仅要服务好园区内的企业,做好内功,还要做系列活动维持热度;一个大学科技园,不仅要做好校内科技成果的转化,还要在学生中培养创新创业的“火种”。 记者参与科技园的每日晨会。 这么多的工作如何快速上手?各部门负责人带着记者熟悉工作。 真正的总经理助理胡颖是第一门课的“导师”。服务园区企业是孵化器的首要职责。勤走访,上门问需才能和企业拉近距离。“关注企业产品、技术、经营必不可少,但更要关注不同发展阶段企业的需求。”胡颖说。 走进正备战科创板的成都芯进电子有限公司,董秘于智远的笑容暗示企业正“春风得意”。座谈会上,记者了解到,乘着行业的东风,这家模拟和混合信号芯片设计研发商去年仅靠30余人的团队,实现了近一个亿的营收。 另一栋小楼里,成都瑞达物联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万永伦正准备见客户。公司历经6年打磨的高速公路路况全息雷达本月底将在广东试用。 园区的140多家企业,胡颖隔一阵就会来“扫楼”。芯进电子起步阶段的天使投资,就由园区引荐。最近,总经理蒋一也为瑞达物联介绍了不少投资人。“还要帮助他们进一步梳理商业模式。”蒋一说。 争取政策、对接投资、申报项目……科技园为企业所做的,远不止提供物理载体这么简单。据胡颖介绍,在这个科技园内,服务费用占比已经远超场地租金。 “接下来还有一场洽谈在等着我们。”11点多,刚走出企业,记者就要作为总经理的代表,和副总经理唐海韵一同前往电子科技大学格拉斯哥学院对接合作。“我们是大学科技园,还有一大职能就是服务学校师生人才培养和科研团队创新创业。”一路上,唐海韵给记者“补课”。 这是一场“学院所需”和“园区所能”的碰撞。组织园区企业为学生提供实习岗位、举办园区开放日为学生提供参访机会和合作课程、为师生提供竞赛支持……一场40分钟的对接下来,合作事项逐渐清晰,双方确定了具体对接人,记者作为总经理的“特派员”也加入了群聊,督促事项落实进展。 热!硬科技创业热潮涌动,大学科技园一屋难求 下午2点,科技园产业发展部总经理成锴带记者来到了成都高新区合作街道办事处。“我们除了要做企业和资本、学校的桥梁,还是他们和政府之间的桥梁。”成锴说。 记者一行刚到4楼街道营商办,成锴就熟络地和大家打招呼。“他是我们这里的熟客,日常帮企业对接政府、争取项目、优化营商环境、共同策划双创活动。”营商办工作人员李佩珈说,“他算是把我们门槛都踩破了,合作已经从顺利到默契的状态。” 默契的合作降低了沟通成本。20多分钟的会议里,从党建工作、疫情防控到嘉宾邀请,再到活动流程,双方敲定了高质量人才引领产业协同创新发展论坛的细节。 记者作为“一日总助”走访园区企业。 完成“出访”任务,记者和总经理蒋一碰头。因为时间紧,前述项目的汇报也挪到了车上。接下来,我们的目的地是天府软件园,那里有一个科技园的轻资产拓展项目。 伴随着创新创业的蓬勃势头,近年来园区的物理空间也达到承载极限。“硬科技创业越来越多,老园区已经满满当当‘一屋难求’,特别是集成电路类的初创企业,都在寻求物理载体,因此我们要持续拓展物理空间。”蒋一介绍,目前有总计5.1万平米的“飞地”落地在高新南区、高新西区。 刘守力是科技园的产业发展总监,也是外拓项目的负责人。他提出的针对企业需求的装修方案得到了蒋一的赞同。“科技型企业需要的设计、测试场地各有不同,要针对它们的需求给装修方案和定制化的服务内容。” 记者作为“一日总助”走访园区企业。 我们到达时,一个从事GPU芯片设计的客户正在看场地,他们刚拿到投资,正在寻找场地在成都落地。“我们30多人的规模,团队不大但是设备多,需要空间够大、桌面够宽。” 这些要求,显然不难满足。刘守力带客户来到一片公共区域,指着正在搭建的平台说:“我们在这里搭建了公共测试中心,芯片研发常用的测试设备我们可以提供共享服务。” “目前我们这里已经有几家企业入驻,都是你们的同行,以后还可以相互交流合作。”蒋一补充道。 体验心得 数字背后,是每一个平凡人的奋斗 “四川高新技术产业表现出发展韧劲和逆势上扬的态势。”这是在我的文章里经常提及的一句话。但是一个问题,始终萦绕在我的心头——数字背后,高新技术产业凭什么可以逆势上扬? 走进一家科技型企业孵化器,做了“一日总助”,跑了6个地方,开了4场会,见了无数的人,我似乎找到了答案。 一是硬核的技术创新。园区里的企业“卧虎藏龙”。从毫米波雷达到芯片设计,硬核科技创新取代了模式创新,成为现在的主流。他们咬紧牙关,冲破技术难关,建起“护城河”后,在市场站稳脚跟。 二是人的主动性。这当中,有“坐得住”的人,瑞达物联总经理万永伦从某研究所离职创业,6年如一日打磨产品;还有最活络的人,有蒋一这样的“创业老兵”,也有刘守力这样的工程技术人员,还有20多岁的年轻人在担纲主力。 科技+人才,引领产业勇立高质量发展潮头。对新兴产业来说,也是这样。有人,就有灯,就有高质量发展的底气和力量。
阅读更多(Read More)

作者 debbracnn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