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image
四川在线记者 文露敏 一个智力正常的孩子,在字词识别、理解等方面存在困难,无法做到正常阅读——这可能是个存在阅读困难的小孩。那么,哪些儿童升入小学后会成为中文阅读困难者?如何对其进行早期干预以避免今后发生阅读障碍? 11月5日,深圳市神经科学研究院儿童认知发展研究中心揭牌仪式及“儿童语言能力提升和早期阅读困难干预”学术交流会在成都市龙泉驿区举行。5家幼儿园正在推进“语言和阅读发展困难的特殊样本队列研究”课题,正是为了辨别、早期干预,提升他们的语言和阅读能力。 “我们将对数千名三岁儿童开展五年追踪研究,希望能够找到中文阅读困难的早期预警及干预方案,实现相关技术从‘0’到‘1’的突破。”课题主要负责人、深圳市神经科学研究院院长谭力海介绍,我国有不少学龄儿童存在严重的阅读困难,尽管过去几十年的研究揭示了影响中文阅读能力发展的诸多认知和行为因素,但中文阅读能力发展困难的早期预警指标及干预技术目前还是一片空白。 据介绍,西方学者早就针对英文、法文等西方文字开展研究,发现阅读困难主要源于儿童在语音感知方面的缺陷,进而研发出一套系统完善的阅读困难早期诊断和干预体系。但由于汉字与西方文字存在很大不同,这套体系无法直接“移植”到中国。 “英文是表音文字,比如cat(意为‘猫’),能拆分为与其对应的三个最小发音单元/k/ae/t/,再把发音单元组合起来形成一个单词,语音意识对孩子来说非常重要。”谭力海比较二者的差异,“而汉字是一种表意文字,字形与字音之间没有直接联系,字形与字义之间的关系更紧密。” 此外,我国还未有过对幼儿园儿童群体规模化的长期追踪研究,这限制了对中文阅读困难与认知因素之间因果关系的发现,也就难以找到早期预警指标和干预方法。 为实现从“0”到“1”的突破,在家长知情的前提下,深圳市神经科学研究院原创性地设计了多种认知行为测试,包括听觉意识、图片命名、语素感知、视觉运动知觉等。比如,给孩子们呈现几张简单的线条图,让他们快速、准确地进行命名;让孩子们听三个音节,判断发声音调是否一致等。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还会进行难度的调整,从而找出个体差异。 “科技与教育密不可分,这项研究将有利于学前教育的创新发展。”滨河幼教集团总园长易沈蓉认为,这项研究不仅能帮助及时识别儿童阅读困难问题,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也能加强教师的专业性,提升他们对孩子相关问题的研究能力和水平。 谭力海表示,目前,这项研究已完成800多个孩子的数据采集,除了成都之外,研究还将在福州等城市展开。
阅读更多(Read More)

作者 debbracnn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