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一封书信承载寄托 落笔是展望未来 寄出是传递期望 收件是岁月馈赠 …… 2022年5月 四川日报全媒体推出 “给五年后的自己写一封信”大型主题策划 11月4日,正值成都大学26届社团文化节的开幕日,“二十大精神在高校——给五年后的自己写一封信”青年篇活动在这里开启第二站。 一边是青春的挥洒,一边未来的展望,这场在社团文化节的特别活动,吸引了成都大学在校师生们的热情参与。不到两个小时,500多名师生将现场准备的信封、明信片以及信纸领取一空,一封封写满未来期望的信件被放进邮箱当中。截至11月4日18点30分,活动线下线上已经收到了1000多名师生给五年后自己的信件。 来自影视与动画学院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杨静秋同学正在读大二,对她来说,现在是一个承上启下的阶段。她坚信,随着自己学习的深入,未来还有很多的可能性。“我希望自己五年以后能够考上新闻学的研究生,到东部地区去领略未知的风景和故事。” 杨静秋说,无论最后是否能够考上研究生,五年后相信自己已经积累不少关于纪录片拍摄的知识,希望自己能够将所学习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多去感受祖国的山水、人情以及发展变化,并通过自己的方式将这些记录下来,形成一份属于自己的记忆。“为此,我还专门许下了一个小愿望,要在五年内旅游完10个城市,去见证祖国的壮美河山。” 机械工程学院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大三的同学张志远已经在开始准备考研了。“我的目标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的行政管理专业,我还把这个目标写到了信中。”张志远告诉记者,如果一切顺利的话,希望自己五年后看到这封信时已经研究生毕业了。对于未来自己的职业规划,张志远定位很清楚,他跨专业考行政管理是为了毕业以后到基层一线去锻炼,为广大的群众服务。“不管考研的结果如何,我想我最后都会选择去基层一线工作。因为,对于年轻人来说,基层一线既是大舞台,也是成长的‘试金石’。用一句话来概括,那就是基层天地广阔,青春大有可为。” 与其他同学“精准”写下自己五年后的规划不同,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大二的李杭燚同学写给五年后自己的信更多的是一种期待。“期待在五年后,现在困扰我的事情都能够迎刃而解。期待五年后,我能够在留成都还是回家乡的选择中,得到一个明确的答案。” 李杭燚说,由于自己是转专业后来到的汉语言文学专业,还有许多的功课需要学习。“目前我短期的目标是尽快补上专业课程。至于未来,我相信不管怎样,通过五年期间的学习和积累,我一定会做出那个最好的选择,不负青春,不负时代。” 在活动现场,看着同学们将桌子围得水泄不通,不少成都大学的教师也被吸引过来。 “五年后,我希望能够培养出更多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努力向‘经师’和‘人师’的统一靠近。” 同学们的积极性也感染了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副院长董建辉,他提笔写下了自己的心愿。董建辉告诉记者,虽然自己作为专业课教师,但是始终认为教授专业知识和传播良好道德同样重要。在他看来,作为大学老师要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帮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最近的工作就是要把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宣传贯彻好,将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到我们平时的教学活动中。” “在五年后,我们学院的首批本科生已经毕业三年了,首批研究生也毕业两年了,希望那时候同学们能成为各条战线上的优秀人才,我们学院能够越来越好。” 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屈陆也写下心愿。他告诉记者,现在学院正处在快速发展的阶段,希望五年后,该学院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能够成为省内高水平学科,学院能够成为省内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 主创 张剑 陈丽菲 任紫鑫 四川在线记者 张庭铭 摄影 刘阳(实习) 于冰洋(实习) 剪辑 刘阳(实习)
阅读更多(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