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image
底伊乐 四川在线记者 付真卿 蒋京洲 “劳动者港湾”“职工驿站”“暖心小屋”“森林职工之家”“环卫工人之家”……无论哪种叫法,它们都有个共同的名字——工会户外劳动者服务站点。 环卫工人、交警、交通协管员、快递员、外卖骑手等户外劳动者为维护城市运行、提供生活便利发挥的作用不可忽视。但其在户外、非定点的工作性质导致的劳动保障问题亦十分突出,吃饭难、喝水难、如厕难、休息难…… 为了解决这些现实难题,近年来,四川在全省范围内着力推动户外劳动者服务站点建设。今年,户外劳动者服务站点建设工作更是纳入了“全省30件民生实事”,计划投入资金1500万元,新建3000个站点,到年底累计建成户外劳动者服务站点7000个。 为什么要建户外劳动者服务站点?它能提供哪些服务?又是如何运转的?未来发展路在何方?日前,四川在线记者先后历时半个月进行了深入的探访调查。 为何要建? 解决户外劳动者现实问题 户外劳动者服务站点这个概念,最早可以追溯到2013年。 当年夏天,成都市总工会联合全市200多家银行、学校、餐厅、连锁超市、酒店等企业(单位),推出了一个名为“15分钟之家”的计划,主要为以环卫工人为主的户外工作者提供休息、饮水、纳凉取暖等免费服务。同年,达州市也打造了一批“环卫工人休息站”。2014年,在系统总结成都、达州市总工会经验的基础上,四川省总工会开始在全省范围内推动类似的户外劳动者服务站点建设。 10年过去,曾经仅是提供座位、热水的户外劳动者服务站点早已变了模样。 3月18日下午3点过,成都高新区桂溪街道总工会打造的“溪”友驿站里,桌椅沙发、饮水机、微波炉、医药箱、手机充电器等一应俱全,甚至还有一台VR设备。“可以打游戏、放松一下。”外卖员徐英杰说,如果送单时顺路、时间又合适,他很喜欢“光顾”这里。 成都高新区桂溪街道总工会打造的“溪”友驿站。底伊乐 摄 10年过去,户外劳动者站点服务的对象,也发生很大变化。 “最开始服务的对象主要是环卫工人。”省总工会相关负责人介绍,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物流快递、外卖送餐、网约车等新兴行业的崛起,户外劳动者群体的类型和数量都急剧增加。统计数据显示,四川现有快递员、外卖送餐员、网约车司机等新就业形态劳动者370万人,其中大部分人的工作场景都在户外。 户外劳动者为全省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作出了重要贡献。 省总工会相关负责人表示,在全省广泛建设户外劳动者服务站点,就是为帮助广大户外劳动者解决长期面临的各种现实问题,调动户外劳动者工作积极性,把党委政府的关心关爱送到他们心坎上,努力使全社会形成尊重劳动者、关爱劳动者的浓厚氛围。 “户外劳动者不仅数量在迅速增长,而且这个群体以年轻人居多,他们的服务需求也更多元化。”省总工会相关负责人介绍,从2019年开始,按照中华全国总工会的统一部署,四川省总工会扎实推动户外劳动者服务站点建设标准化、管理规范化、服务专业化,将站点建设工作纳入“四川工会‘十四五’规划”,全省户外劳动者服务站点建设进入了“快车道”。截至2022年底,全省已建成并投入使用的户外劳动者服务站点达到3521个,与2021年相比增长了126%,累计服务户外劳动者281.92万人。 如何服务? 差异化精准服务提升使用率 行走在城市街巷,哪里才能找到户外劳动者服务站点?站点又能提供哪些服务? 找站点最简单的方法,是通过省总工会的官方网络平台“川工之家”。该平台的“工会地图”,集纳了全省所有的户外劳动者服务站点。用户通过GPS定位,马上就能找到距离最近的站点,并且能查询到站点的联系电话、服务时间、服务项目等。 3月7日上午10点,四川在线记者来到位于眉山市东坡区工人文化宫里的“小蜜蜂驿站”,这是眉山市总工会自建的一处户外劳动者服务站,占地有200多平方米。四川在线记者在该站点内看到,微波炉、冰箱、医药应急箱、工具箱、书籍、无线Wi-Fi等一应俱全,足以满足户外劳动者日常休息、饮水、热饭、如厕、临时用药等需求。值得一提的是,驿站旁还开设了一个职工健身房。 眉山市东坡区工会户外劳动者服务站点。底伊乐 摄 然而令四川在线记者有些意外的是,在这里逗留了近1个小时,并没有看到有人前来。对此,驿站负责人解释,驿站使用时间也有高峰平峰的差异,一般中午和下午饭点时间人会多一些,“我们平时也会主动开展‘送温暖’活动,让更多的户外劳动者知道这个站点。”该负责人说。 相比之下,3月8日中午,四川在线记者探访成都高新区复城国际楼宇商圈附近的职工之家时,发现这里要热闹许多,快递员们来来往往,接水、热饭。免费充电设备的人气最高,几乎没有空闲。这个驿站是复城国际餐饮行业联合工会和快递网约送餐业联合工会共建的点位。 成都高新区石羊街道总工会复城国际职工之家休息角。底伊乐 摄 “夏天和冬天进来休息的人会更多,附近的环卫工人和楼宇保安有时也会进来喝杯水、热热饭。”该站点负责人介绍。 四川在线记者在探访中发现,如何提高站点的知晓度和使用率,是各地重点思考和着手解决的问题,大家也想了许多办法。 例如复城国际楼宇商圈这个“职工之家”,工会专门申请资金在附近建了一个换电式电瓶充电站,一下成为了吸引快递员、外卖骑手前来的“卖点”。 成都市锦江区牛市口街道的“小牛哥·刹一脚”爱心智慧驿站,提供“24小时不打烊”服务,受到在附近工作的环卫工人、占道停车收费员、快递员、外卖骑手的广泛欢迎。“特别是晚上,还可以来这里睡一会儿,顺便给手机充电。”快递小哥梁轩告诉四川在线记者。 除了提供日常服务,全省各级工会还因地制宜,不断拓展户外劳动者服务站点的服务功能,提升户外劳动者的参与度和积极性,扩大户外劳动站点的影响力和覆盖范围。例如,在高新区桂溪街道总工会的“溪”友驿站,四川在线记者看到了一张密密麻麻的活动计划表:“秀我风采,健康生活”五一趣味运动会、“夏日炎炎·丝丝心甜”夏日送清凉活动、“数九寒冬时·温暖不打烊”冬送温暖……几乎每个月都有特色活动。 成都高新区桂溪街道总工会打造的“溪”友驿站一角。底伊乐 摄 怎样运营? 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共建共享 今年,四川户外劳动者服务站点建设工作再次按下“加速键”。 年初,站点建设被正式纳入《2023年全省30件民生实事实施方案》。根据该方案,今年全省计划安排资金1500万元,建设3000个户外劳动者服务站点,解决户外劳动者吃饭难、喝水难、休息难、如厕难等实际问题。 3月10日,四川首次召开了工会户外劳动者服务站点建设现场工作会。会上,省总工会相关负责人透露,今年底全省累计建成并投入使用服务站点将达到7000个。 “目前平均每个市州的站点数还不到180个,且大都集中在城市地区。”该负责人表示,相对于数量众多、分布广泛的户外劳动者,站点覆盖率还远远不够。 但要在一年之内将站点数量翻番,且在建好站点后保障持久运营,都非易事。今年全省投入1500万元,平摊到3000个新建站点上,每个站点的投入也仅为5000元。 “仅仅依靠工会的力量是不够的。”省总工会相关负责人介绍,截至去年底已经建成的3521个户外劳动者服务站点中,只有393个是各级工会自建的,其余的3128个站点都是利用各方社会资源共建的。 3月21日上午,四川在线记者来到位于成都市锦江区枫树街2号的卓锦城社区职工驿站,这里其实就是卓锦城社区的党群服务中心,“我们这里各种服务设施都全,很方便。”社区工作人员介绍,利用社区活动中心的资源为户外劳动者提供服务的情况非常普遍。 位于锦江区永兴巷8号的职工驿站,是锦江区总工会与成都宏远运通实业有限公司共建的。“我们公司有接近500名司机,本来也是服务的对象。”该公司是一家出租车运营公司,公司副总经理李建平介绍,这个站点在2021年设立,站点内的饮水机、冰箱、微波炉等设备都是锦江区总工会提供,公司负责日常运营和维护,“其实没什么(运营)成本,主要是要有人值守,要负责任。”李建平说,站点日常由公司工会员工管理,还会在公司内征集志愿者轮流值守。 位于绵阳市平武县龙安镇天友国际广场的站点,则是工会与当地快递物流协会共建。“工会提供设备,我们提供场地和人员。”协会会长李勇介绍,站点的开放时间是早7:30到晚7:30,使用频率很高。 “少投入、好管理、易复制、可持续。”省总工会相关负责人介绍,户外劳动者服务站点建设一直坚持部门联合、共建共享的原则,倡导利用现有社会资源建立站点,加大与政府部门、社会组织、爱心企事业单位共同建设力度,充分利用和发挥社会资源优势。 路向何方? 培育品牌实现社会价值最大化 虽然户外劳动者服务站点建设已颇具成效,但四川在线记者在探访调查时发现,已建成的部分站点依然存在引导标识不明确、服务内容单一、服务时间不匹配、站点位置较隐蔽不易寻找、站点使用率知晓度较低等问题。就较为突出的服务时间问题,四川在线记者调查发现,大多数站点都采用“朝九晚五”的开放制度,有的还安排了“午休”。这样的服务时间显然与户外劳动者的工作情况难以匹配。 如何将户外劳动者服务站点建得更好,真正发挥实效?今年2月,省总工会联合省发展改革委、财政厅、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交通运输厅等8部门印发《四川省工会户外劳动者服务站点建设工作方案》。
阅读更多(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