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image
近日, A股五大上市险企集中发布2023年一季报,这也是上市险企首次执行中国版I17(新 保险 合同 准则)。同时,除了 中国平安 ,这也是上市险企同步执行I9(新金融工具准则)的首个年份。 I17对 保险 公司财报影响最大的变化之一,是 保险 收入确认计量的调整。新会计准则除了影响负债端,也会影响资产端 业绩 。 在新保险合同准则和新金融工具准则之下,2023年一季度,五大A股上市险企 营业收入 数额缩水,但按新准则调整后的营收和保险服务收入同比均稳步上升。同时,受益于资本市场好转等因素,五大A股上市险企合计归母 净利润 达到959.64亿元,同比大幅增长近七成。 两大新准则下的首份财报主要有哪些显著变化? 券商 中国记者作了梳理。 “保险服务收入”新指标首次亮相 当2018年新金融工具会计准则实施时,上市险企除 中国平安 外都未执行该准则,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要等负债端准则——新保险合同准则确定后,再同步执行。2023年,就是上市险企开始同步执行I9和I17这两个新准则的第一年。 在2023年一季报中,上市险企的“保险服务收入”首次亮相。数据显示,按新准则调整后保险服务收入大多实现同比稳步上升。 2023 年一季度, 中国人保 实现保险服务收入1171.55亿元,同比增长5.8%; 中国人寿 实现保险服务收入471.83亿元,同比增长2.3%; 中国平安 保险服务收入1331.06亿元,同比增长2.1%; 中国太保 实现保险服务收入653.90亿元,同比增长6.9%。五大A股上市险企中,仅 新华保险 同期保险服务收入同比下降4.4%。 不过,产险、寿险业务的表现有所差异。例如,太保寿险实现保险服务收入 219.74 亿元,同比下降5.5%;而太保产险(含太保产险及安信农险合并数据)实现保险服务收入430.38亿元,同比增长14.1%。 值得注意的是,“保费收入”和“保险服务收入”这两项指标的含义不同,不具有可比性,但在直观数据上保险服务收入要远远低于保费收入。 例如, 中国人寿 2023年第一季度原保费收入为3272亿元,保险服务收入则为471.83亿元; 中国人保 同期原保费收入为2497亿元,保险服务收入为1171.55亿元。 在原准则下,保费收款一次性全额确认为收入,新准则下保费收款在整个保险期间逐期确认收入,并剔除其中的现金价值(可简化理解为,任何情况下保险公司均需要偿付给客户的金额)成分。 例如,10年期趸交 保险产品 ,原准则下一次性确认收入,新准则下在10年内分期确认收入。若10年期保险产品、交费期限为3年的话,原准则下在3年每年交费时确认收入,新准则下10年内分期确认收入。 之所以保险合同准则要进行上述调整,主要是让保险公司营收与 银行 等其他金融机构可比。在原保险合同准则下,保险公司在收取保费当期即确认为保费收入,但其中有很大部分收入是“负债”。虽然保险公司还通过计提准备金来调整对利润的影响,但这仍让保险业的营收存在虚高。
阅读更多(Read More)

作者 gocpm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