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线记者 余如波 10月17日,第四届川渝文化发展合作论坛暨“文艺两新”新的文化使命研讨会在成都举行。本次研讨会以“川渝文化高质量发展赋能长江上游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与‘文艺两新’新的文化使命”为主题,旨在探讨如何整合巴蜀文化资源,发挥文化赋能作用,为助力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实现两地文艺事业大繁荣大发展贡献力量。 会议由四川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重庆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四川省文艺评论家协会、重庆市文艺评论家协会、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新文艺群体专委会承办,川观新闻文艺评论频道、四川广播电视台文化旅游频道协办。 开幕式后进行了主题发言。四川大学杰出教授、欧洲科学与艺术院院士曹顺庆,重庆市文联副主席、重庆市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西南大学美术学院院长段运冬,重庆市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四川美院美术馆馆长何桂彦,四川电影电视学院党委副书记、副校长罗思等4位嘉宾,围绕会议主题发表主旨演讲。 曹顺庆以“解决‘卡嗓子’难题,向世界传播中国话语”为题,分析中国学术面临“卡嗓子”难题的内外部原因,并提出应积极介入国际主流学术话语,建立自身的话语权,让中国学术话语走出去、传播开、立起来。段运冬以“近代以来西方的巴蜀表达及其文化意义”为题,梳理并反思西方在美术、人类学、博物学等方面巴蜀表达的历史脉络,为未来巴蜀文化的生产策略作了知识上的展陈。何桂彦以“川渝美术的生态共建与当代意义”为题,深入分析川渝两地的艺术文脉与艺术资源,并就如何实现艺术赋能区域经济发展,如何构建城市文化与艺术性格等问题展开论述。罗思以“以文塑旅,以旅彰文,赋能川渝新文艺群体高地建设”为题,详细介绍四川电影电视学院在“文艺两新”高地建设方面的诸多实践与成果,并表示将持续升级赋能影视文旅融合全产业链的全专业链。 分组讨论现场 当天下午举行了分组讨论,参会代表分为两组展开交流研讨:中共重庆市委党校副秘书长张发明等11位嘉宾围绕“巴蜀文化美学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话题展开讨论;重庆市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重庆市文化和旅游研究院艺术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周津菁等11位嘉宾围绕“以川渝深厚文化底蕴绽放多彩人文之韵”话题展开讨论。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新文艺群体委员会主任、四川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李明泉在大会总结中强调,优秀的传统文化是强大的思想武器,巴蜀文化在中华文明史上独具特色,川渝两地应整合聚集巴蜀文化资源,助力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要用整体思维、系统观念看待川渝两地文化,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助力两地经济社会发展,赋能长江上游中国式现代化建设。 李明泉指出,文化本身就是一种动力、一种力量,要依托本论坛,搭建一个共建、共享、共融、共生的平台,汇聚两家文化工作者智慧,为巴蜀文化旅游走廊贡献文化力量。他表示,“文艺两新”既是精神世界的创造者、参与者,同时也是供给者、消费者,要关注“文艺两新”的生存状态和创造性成果,不断加强团结引领,聚“文艺两新”之力,合力推动川渝文化艺术繁荣兴盛。 论坛现场 大会发布了川渝文化发展合作论坛《成都倡议》,倡导彰显理论评论力量,助力民族文化主体性建设;统筹川渝文化资源,推动文脉传承发展;强化文艺内容生产,建设西部高品质文化生态;锻造川渝文艺精品,提升综合影响力传播力;加强“文艺两新”团结引领,激活文化使命全新担当。 “川渝文化发展合作论坛”创办于2007年,是由四川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重庆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共同发起主办的跨省区高端文化合作论坛,对促进两地文化交流、战略协同、政策对接发挥了积极作用,为川渝两地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思想保证和智力支持。来自川渝两地的文化艺术工作者、专家学者、“文艺两新”代表等90余人参加本届论坛。第五届川渝文化发展合作论坛,将于2025年在重庆举行。 四川省文艺评论家协会 供图
阅读更多(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