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线记者 祖明远 任紫鑫 10月22日,四川在线记者从绵阳市卫健委了解到,绵阳正式印发《加快建设成渝医疗副中心暨深入推进“委市共建”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先行市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力争到2027年底基本建成成渝医疗副中心。 据介绍,此前,四川省卫生健康委员会与绵阳市人民政府签署协议,将共建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先行市。《方案》出台旨在推动相关工作落地落实,积极打造在涪江流域具有核心影响力的区域高品质综合医疗体系。 患者在医院享受到“一次检查、多地互认”带来的便利。 建设成渝医疗副中心 绵阳启动四大工程、五项行动 成渝医疗副中心是什么样子?“委市共建”怎么干?《方案》给了清晰的目标,要全力打造公立医院党建示范高地,推动建设国家区域医疗中心等六大中心,并结合不同阶段对24项工作内容进行了分解。 以提升公立医院服务能力和区域影响力为例,绵阳锁定了国家卫生县(市)覆盖率、三级甲等医院数量等指标,以后者为例,到2023年底要力争达到15家、2025年底要达到17家、2027年底要达到20家。 聚焦目标,《方案》给出了相应的“解法”,即实施高水平人才“百千万”、高水平学科“三突破”等四大工程,推进人事薪酬保障、基层能力提振等五大行动,进而推动优质医疗卫生资源扩容和均衡发展,打造全生命周期的高品质综合医疗卫生体系。 医疗服务能力提升 落脚点是提升群众就医体验 不久前,带着在重庆某医院做的检查报告,重庆市民李先生在绵阳某医院免去了重复检查的环节。享受到这一便利,源于绵阳探索的医疗机构检查检验结果互认改革。 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落脚点是提升群众就医体验。为此,绵阳从患者角度入手,推动了一系列改革探索。以“一次检查,多地互认”为例,绵阳对上百项检查检验项目统一标准,为患者免去了重复检查的麻烦,也减轻了大型综合医院检查检验资源的压力。 这一惠民之举也走出绵阳。4月,绵阳市牵头举办涪江流域卫生健康高质量发展暨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大会,川渝11地卫生健康委签署了《推进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合作协议书》。 同时,绵阳将用好“人才十条”相关政策,力争引进知名医学院校教授、博士100名以上,引进硕士等1000名以上,通过送培等形式继续教育培训医务人员10000名以上,从而夯实人才基础。 进而,推动优质服务能力下沉,力争到2027年底,绵阳90%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达到国家“优质服务基层行”基本标准,40%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达到推荐标准,20%的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成社区医院,大幅提升群众就诊体验感、满意度。 在西博会上,长虹首次公开介绍了全球首创高能X射线FLASH放疗技术。 核医学技术不只惠民 还将打造百亿产业 近日,绵阳市中心医院、游仙区人民政府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将共同打造全国有影响力的核医学治疗专科医院。这与绵阳雄厚的核医学技术底蕴有关。 为推动科研院所的技术成果转化,进而惠及更多患者,不久前绵阳启动涪江实验室建设,将设立一批配套设备,包括医用同位素研制及供给中心、放射药物创制中心等6个中心。 在应用环节,根据《方案》,绵阳将加快建设国家卫生健康委核技术医学转化重点实验室,力争建设精准医学中心,培育国家医学中心(核医学)。 核医疗技术发展也带来产业发展新机遇。绵阳已启动建设总投资186亿元的核医疗健康产业园,承载生产放射性靶向药物、质子医疗诊疗装备制造及其配套产业。 “绵阳造”医用回旋加速器设备。 不久前,记者来到该园区采访,发现首批入驻项目主体建筑已基本完工,包括中能回旋加速器生产医用放射性同位素建设工程项目等。 根据《方案》,未来,绵阳还将争创国省级临床重点专科,打造川渝区域核医学人才培养基地,到2027年底,初步形成核技术相关药物及诊疗设备研发、生产和临床运用一体化平台,力争产业产值达到500亿元。 图片由绵阳市卫健委提供
阅读更多(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