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image
“为了让孩子在音频APP听儿童故事,我长期开通VIP会员,今天想听却被告知需要另外开通儿童会员”,近日,有家长投诉称,其在新续费了某音频APP的VIP会员之后,却无法继续收听儿童故事,感觉受骗了。此外,记者梳理发现,部分平台还为儿童会员设置了不同程度的使用门槛,如会员在手机、电视、电话手表等终端不通用;会员内容“套娃”式收费,即使开通了少儿会员,个别内容还需再付费购买等。 为娃花钱是家长们必备且较为乐意的一项支出,儿童相关的优质产品与服务亦因此备受关注。相关市场调查数据显示,0-12岁儿童父母是移动互联网 主力 人群,线上活跃规模在3亿左右。家长们既有购买力,又有购买儿童相关内容与服务的强烈意愿,这就导致了儿童相关的一切成为音视频平台的主力“吸金”方式之一,套路亦随之而来。 开了VIP会员还要再开SVIP会员才能在不同终端使用,在VIP会员之外还有另外的付费内容“套娃”收费,如此熟悉的套路在视频平台上已经历了几番争论,也产生了一些典型判例,结果,音频平台的儿童内容用户又要面对熟悉的套路。在音频平台上,儿童内容一般分为免费资源和VIP资源,其中,VIP资源更丰富、制作更精良。然而,在一些音频平台,VIP会员资源以外还有儿童VIP资源,如果只购买了VIP会员没有购买儿童VIP会员,打上“儿童VIP”标识的资源就无法收听。例如,在喜马拉雅儿童频道,不少资源被标记了“儿童VIP”标识,平台儿童会员专享权益显示,“开通198元的年卡,可享受文学名著、科普百科、有声动画等1万+专辑,100万+声音资源”,此外,还有免广告、时长管控等权益。 音频平台在VIP会员体系外又设立儿童VIP资源,本质上和视频平台备受吐槽的“超前点播”一样,都是设置增值壁垒、侵害用户权益的行为。视频平台的“超前点播”指的是视频网站在会员基础上让用户再付费,获得提前解锁剧集内容的权益。“超前点播”自2019年开始在热播剧上试水,引起巨大争议,其后,中消协评价称,视频平台VIP服务应依法合规、质价相符,并出现了数起与“超前点播”相关的会员用户告视频平台的案例。在巨大的舆论压力与监管部门的约谈之下,2021年, 爱奇艺 、优酷视频等平台均宣布取消超前点播,此事成为“2021年十大消费维权舆情热点”。 消费者对于“超前点播”的吐槽尚未平息,音频平台又在VIP会员外推儿童VIP,重走“套娃”收费套路,置用户权益与体验于何地?《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二十六条规定,经营者不得以格式条款、通知、声明、店堂告示等方式,作出排除或者限制消费者权利、减轻或者免除经营者责任、加重消费者责任等对消费者不公平、不合理的规定,不得利用格式条款并借助技术手段强制交易。而无论是超前点播或是儿童VIP,都从根本上限制了消费者的权利。 音频平台在VIP会员外设儿童VIP资源,本质上与已被取消的“超前点播”一样,侵害消费者权益。有“超前点播案”教训在前,音频平台本不应该重蹈覆辙。珍视用户权益与体验,其实也是在珍视平台自身的商誉,与其用这样的小聪明惹怒用户,不如多花点心思在优质内容的生产上,会员多了收入自然不愁。 (文章来源:南方都市报)
阅读更多(Read More)

作者 gocpm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