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线记者 寇敏芳 张守帅 摄影 李志强 城市因河而兴,产业因河而聚。地处长江上游的泸州,因为一条美酒河,享有“酒城”美誉;因为一条黄金水道,造就了化工产业。 郎酒龙马酒庄展示的白酒为基酒的调酒饮品 白酒和化工,两大传统产业撑起泸州工业经济的“半壁江山”。对于传统产业,四川省态度鲜明:传统产业不等于低端产业。但也有一个不争的事实:传统产业多处于产业链前端、价值链低端,发展动能不足。 在新型工业化的浪潮中,这类产业何去何从?11月初,“新型工业化市州行”四川日报全媒体调研采访组首站走进泸州,从赤水河畔到长江两岸,见证一座老工业城市的“新”事。 传统产业开“新花”:一瓶酱油的“新”滋味 “赤水河,万古流,上酿酒,下酿油。” 一句传唱百年的船工号子,唱出了赤水河流域传统酿造业的久远传承。 先市酱油晒场 来到在赤水河奔流进入长江前的最后一站——泸州市合江县,一地坛子引起了采访组注意:粗略看去,有数万个之多。一旁的空地上,挖掘机正在施工,更多的新坛子等待入场。 坛子背后,藏着一家酱油“老店”的雄心。“现阶段的产能600吨左右,我们计划用5年时间,将产能扩大到20万吨。”合江县先市酿造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孙彩云说。 先市酱油始创于清朝光绪十九年,其传统酿制技艺已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是百年传承的中国酱油传统酿造的“活化石”。在工业大机器生产的年代,坚持手工生产的先市酱油并不具备优势,甚至一度衰落,市场萎缩至仅在合江县本地销售。 农业大省四川,像先市酱油一样的地方特色产业不少。它们常常依托本地独特的气候地理和物产条件,有一定的地域知名度,但产值规模小,生产技艺相对落后。“推动新型工业化,重中之重是要让传统产业开出‘新花’。”泸州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局长张毅贤说。 在现阶段,“新”往往与数字化、智能化密切相关,但这条“金标准”对先市酱油却不完全适配。先市酱油之所以传承百年,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其非遗工艺和酿造技法,如果改用机器生产,那么核心优势将不复存在。“我们邀请了很多专家进行论证,也向其他‘老字号’企业取经,最终制定了‘人技结合’改造方案。”孙彩云说,在制曲、蒸煮等前端环节进行自动化改造,采用现代设备;在风味产生的关键环节即发酵过程中,仍然采用传统的“日晒夜露”工艺。这样,既能保证产品供应的稳定性,又能保留酱油传统的风味。 “新”还意味着对产业融合的探索。先市酱油依托产地优势,开辟“工业+文旅”新赛道。酱油冰淇淋、咖啡、啤酒……研发的系列“跨界”产品不断上新;生产区外,一排古色古香的民宿已出落成形,正在进行最后的装修施工。“预计今年底将全面建成营业。”孙彩云说,项目建成后将打造集非遗技艺传承、研学旅行、科教宣传、集会展演、参观互动及体验购物于一体的沉浸式非遗传承酿造基地,加快打造工业旅游基地。 先市酱油的升级之路是泸州传统产业突围的一个缩影。在四川泸州白酒产业园区,泸州老窖的智能化包装中心项目跻身白酒行业首家“灯塔工厂”;醉清风酒业小曲清香智能化生产车间,智能混料机、低温摊晾机、上甑机器人成为工厂主力;生产酒瓶盖的泸州启航科技有限公司,采用了自主研发的激光打码机生产防伪瓶盖,去年销售收益就突破2亿元…… 新技术、新工艺、新模式,正在重塑泸州传统产业发展格局。 新兴产业露头角:小材料走出“细分冠军” 在泸州的产业森林中,传统产业是大树,新兴产业则是崭露头角的新苗。“新苗”之所以能向阳拔节生长,离不开传统产业的“滋养”。 化工产业是泸州除白酒之外的第二大产业,也是传统产业中的带头大哥。在泸县经开区,一个处于起步阶段的省级化工园区将新材料和化学原料药作为重点发展方向,推动化工产业向下游延伸。 园区内的四川众邦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众邦”)就是延伸的典型代表。创始人王军曾经是高校化工专业的老师,把知识变成产品,一开始也走了很多弯路。在前期无数次试错的基础上,公司找到了金刚烷系列和炔醇两条产品线。金刚烷及其衍生物可用于医药中间体、汽车尾气净化分子筛、光刻胶单体原料等领域。炔醇系列产品可用于硅橡胶、熔喷布、电镀助剂、水性涂料等领域。 四川众邦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金刚烷醇产品 如今,众邦成为精细化工金刚烷产品细分赛道主要供应者。在公司的一张展示图中,金刚烷产品线上,还有很多“未完待续”,橙色模块标记了6种新的衍生物。一旁的炔醇产品线展示图上,箭头向前端指向页岩气,页岩气是生产炔醇的原料,而泸县则是页岩气储量大县,资源产地是一大优势。 “向两头延伸,进一步降低成本,提升生产效率。”王军说,丰富的产品线有个好处,就是上游环节的原材料可以在下游环节找到更多利用空间,“榨”出新利润。2022年,公司业务收入突破5亿元,净利润也破了1亿元。目前,众邦已在深交所创业板提交上市申请 。 调研中,除众邦外,记者还遇到了不少“小中见大”的新材料企业。生产纤维素醚的北方天普纤维素有限公司,自主研发国内首个应用于C2级瓷砖胶领域中的国产纤维素醚产品,填补了国内产品空白,现已成为国内行业综合影响力最大的纤维素醚系统解决方案服务商,2022年实现销售收入6.9亿元。 泸州去年引进的四川日盛铜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要生产4.5-12微米电解铜箔。如果一根头发劈成10条丝,每一丝的直径都比铜箔厚。更薄意味着更小的电阻,因此它成为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数码与储能电池领域的优质导电材料。项目去年9月开工,今年3月开始生产,具备年产40000吨高档锂电铜箔生产能力,年产值可达35亿元,已成泸州先进材料产业新的增长极。 四川日盛铜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车间 从化工延伸到材料,泸州不断在传统优势中寻找新动能。今年1—9月,泸州先进材料产业规模以上营业收入突破127亿元,规模虽然排在食品轻纺、能源化工之后,但增速却达到了11.2%,在两大传统产业增势疲软的情况下,成为新晋产业黑马。
阅读更多(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