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image
川观智库研究员 熊筱伟 徐也晴 在最近一次地方竞争中,四川可能要落在后面。11月,工信部等四部委发文将开展智能网联汽车准入和上路通行试点。近日,参与文件编写的机构负责人告诉川观智库,四川各城市首批入选的概率不大。 不只这次,近年四川在发展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的一系列关键性比拼中都呈现出“追赶”而非“领跑”的态势。业内人士担心:四川没能在新能源汽车产业激烈竞争的上半场(电动化)占据优势,如今下半场(智能化网联化)会不会被再次甩开?而我们想追问:在智能网联下半场,四川有没有可能不再做一个“追赶者”而成为“领跑者”? 川观智库在深度访谈省内外41家行业协会和企业、主管部门及研究机构负责人并查阅大量研究文献的基础上,采写发布《四川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报告(2023)》。 Part.1 为什么说四川是“追赶者”? “追赶”这个词,概括了当前四川在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这场“地方竞赛”中的现实处境。 “追赶”而非“领跑”,首先体现在政策创新上。业内往往将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称为“政策主导型产业”,然而不管是政策的对上争取还是自行探索,由于各种原因四川都比先行省市“慢了一拍”。 对上争取方面,四川要么入选时间相对较晚,要么至今仍在争取当中,要么项目投用慢;自行探索方面,四川同样显得“慢一拍”。这些政策差距,直接体现为道路测试的实践差距。 “追赶”而非“领跑”,也体现在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上。受访行业研究人员普遍认为,四川相关产业发展水平目前处于全国“第二梯队”。川观智库通过调查求证,进一步提出四川和先行省市的产业差距可归纳为四个相对“缺乏”:缺乏本土龙头、缺乏产业规模、缺乏完整生态、缺乏车企总部。 “追赶”既表现为客观上不占优势,也表现为主观上加紧发力。川观智库从多个信息源获知,近两年来多地明显加大了产业扶持和招引培育力度。 Part.2 四川有可能从“追赶”到“领跑”吗? 川观智库认为在我省加紧追赶背景下,相对于纠结过往,关注未来更有意义。我们更想知道——发展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四川还有可能成为“领跑者”吗?如果可能,四川还要做些什么? 对第一个问题,综合受访者和研究文献回答,可归纳为以下两种不同观点—— 一种观点认为,“领跑”对四川来说难度太大。其核心理由集中于一点:四川缺乏一种关键主体,而这种主体如今很难弥补。这种主体就是“车企总部”,主要指新能源乘用车企总部。 但与之相对,更多受访者认为四川还有不小机会。有意思的是,他们的立论并非是要推翻前述观点,而是在它基础上去考虑一组新增变量,关于“时机”的变量。 其中“机”是指产业变革的新机遇。一方面产业链开始出现“整零关系变革”,另一方面价值链开始出现“价值结构重塑”;至于“时”是指产业布局的窗口期,目前产业整体处在产业化初期,将在3到5年时间内迎来爆发。专家认为上述时机为四川差异化布局智能网联汽车产业提供了必要性和可行性。 要抢抓时机,四川有自身比较优势,特别是人才优势。此外,四川还有一批“小而美”的、本土孵化的创新型企业,具备较大培育发展潜力。要抢抓时机,四川却也面临激烈的地方竞争。川观智库注意到,近两年东部地区明显加大了来川“挖企业”的频率。 Part.3 从“追赶”到“领跑”,四川还要做些什么? 面对上述情况要抢抓时机,四川应该重点做些什么?川观智库针对当前情况给出三点建议—— 一是加强政策创新和场景打造。两件事背后其实是同一逻辑:让企业有条件“先跑一步”,从而让地区的产业集聚有可能“先跑一步”。为此,围绕政策创新,建议我省尽快追赶先行省市,同时在“立法保障”方面作出率先探索;围绕场景打造,建议我省探索建设“城市级测试验证场景”。 二是加强对外招引和对内培育。就对外招引而言,建议从三方面进一步提高招引发力“精度”:一是招引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即生态型、运营性链主企业。二是招引承接国产替代红利的产业链关键环节。三是招引产业链的“起步环节”和“高价值环节”。就对内培育而言,建议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优化支持导向。 与此同时,多位受访者提醒不能放弃整车项目招引和培育。建议一方面推动“以零促整”,以新型关键核心零部件引育为支点推动招引;另一方面推动“换道超车”,塑造细分赛道新优势。 三是加强内部统筹和外部协作。对于内部统筹,建议针对各地产业主攻方向和重点培育领域不够明晰,尚未形成全局统筹、错位协同的发展格局等问题,加强顶层设计和全局性谋划。对于外部协作,受访者建议立足各自优势加强川渝互动合作。 延伸阅读 新能源汽车出口激增—— 建议四川尽快做好这两点 川观智库研究员 熊筱伟 徐也晴 出口激增,无疑是今年新能源汽车产业最受关注的年度事件之一。当全国出口成倍增长,四川抓住机遇了吗?川观智库进行了调查。 从数据看,四川同样趋势喜人。成都海关向川观智库提供的数据显示,今年1-9月,四川出口电动载人汽车27438辆,同比增长79.2%。当然上述数字不全部来自“四川造”——换言之,出口增长在拉动本地产业上还有巨大空间。多家在川整车企业表示今年出口处于起步上量阶段。 综合受访者观点,四川应积极把握出口激增机遇,推动本地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理由有二:一是关于必要性。当前新能源汽车产业已进入“洗牌期”,通过国外市场来扩规模、降成本对本土乘用车和商用车企业生存发展至关重要。四川积极争取有出口计划的车型落地生产,也有利于在川生产基地发展和转型;二是关于可能性。四川开展汽车出口有区位交通和低碳优势。 具体到建议,受访者提到两点:一是由于目前并未发布权威的“四川电力生命周期全过程碳足迹”,以至于四川低碳优势没有被量化、也没法得到承认,建议政府部门尽快组织引导相关机构计算并发布;二是尽快配套相应支持政策,特别是在融资和“走出去”建销售和服务网店等方面给予企业以支持。
阅读更多(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