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望2023 文化之花在祖国大地盛放 今日之中国 “文博热”火爆 “文创风”劲吹 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 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活起来 9月15日,位于北京奥林匹克公园核心区的中国考古博物馆正式面向公众开放,观众在馆内参观珍贵文物。中国考古博物馆是中国历史研究院下设的国家级专业考古博物馆,以考古出土文物和珍贵古籍文献为依托,致力于展示与传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讲好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和中华文化辉煌灿烂的中国故事,打造北京城市中轴线上的历史文化客厅和展示中华文明的国家窗口。 新华社记者 李贺 摄 8月31日,演员在陕西延安的金延安文化旅游产业园区表演红色歌舞剧《延安十三年》。大型红色沉浸式歌舞剧《延安十三年》通过技术创新手法和行进式表演为观众带来沉浸式的红色文化体验。 新华社记者 邹竞一 摄 6月6日,游客在河南洛阳无上龙门沉浸式体验馆观看影片。洛阳大遗址保护和遗址公园建设亮点突出,一批集空间游玩、非遗体验、沉浸互动等为一体的文化场景次第涌现,优秀文创项目和产品破“圈”而出,让年轻人心向往之。 新华社记者 郝源 摄 5月18日晚,中共一大纪念馆原创的情景党课《又见新青年》在展厅内实景演出。自20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全新开放以来,中共一大纪念馆对红色文化的创新传播正不断“圈粉”年轻人。 新华社记者 刘颖 摄 12月7日,游客在古运河畔的清名桥历史文化街区无锡窑群遗址博物馆参观。江苏省无锡市是依京杭大运河而生的城市,近年来,当地以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利用为核心,持续推进河道治理、水质提升、文化遗产整理、保护修缮开发、工业遗存再利用等方面的保护实践工作,逐步将大运河两岸建成璀璨文化带、绿色生态带、缤纷旅游带。 新华社记者 杨磊 摄 5月8日,游客在西安大唐不夜城观看互动节目“盛唐密盒”。漫步大唐不夜城步行街区,仿唐建筑飞檐斗拱、层楼叠榭;华灯初上后灯火璀璨、游人如织。散落在史书典籍中的故事遗珠,通过现代舞蹈、真人演绎、现场互动等形式,再次呈现在世人面前。 新华社记者 邹竞一 摄 11月13日,工作人员在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施秉县的一家苗绣企业展厅给客人介绍苗绣产品。近年来,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施秉县不断培育和打造苗族刺绣特色产业,形成集“研、产、销”和旅游观光于一体的苗族刺绣产业链,使大山里的“非遗”焕发出新的生机。 新华社记者 杨楹 摄 拼版照片:上图为老美华定制车间的制衣师傅在面料上贴钻;下图为老美华定制车间的制衣师傅在面料上划线(12月8日摄)。天津老美华始创于1911年,历史上以“千层底”布鞋闻名,是享誉津门的“中华老字号”。老华美的制衣师傅既有50多岁的非遗传承人,也有毕业不久学服装设计的大学生。他们在保留传统案工、手工缝制的基础上,注重融入创新元素,使得老美华的产品在推陈出新的同时兼顾传统之美。 新华社记者李然摄 4月21日,一名读者在浙江省嘉兴市图书馆元宇宙阅读体验馆内通过触碰不同光线来感受音律的变化。该体验馆是全国公共图书馆领域率先落地的元宇宙阅读体验基地,将推动阅读行为和场景从一维到多维,实现纸质阅读+数字阅读+沉浸式体验的多元方式。 新华社记者 徐昱 摄 10月22日,观众在位于贵阳市的“红飘带”数字体验馆内观看体验长征故事。以长征为主题的数字体验馆——“红飘带”项目利用全息影像、三维声场等新技术再现伟大长征。该项目是贵州推进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的重要标志性工程,通过“艺术+科技”的形式,讲述长征故事,传承红色基因。 新华社记者 陶亮 摄 6月22日,农历五月初五,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村民在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的蒋村龙舟胜会上划龙舟。蒋村龙舟胜会于2011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新华社记者 黄宗治 摄 6月6日,游客在武汉市汉口历史风貌区巴公房子前拍照。随着汉口历史风貌区旧城改造城市更新项目的推进,风貌区内一座座老建筑被修缮、改造,融入现代生活,焕发新的生命。 新华社记者 伍志尊 摄 2月25日,藏戏经典剧目《卓娃桑姆》在拉萨市宗角禄康文化广场演出。西藏拉萨从2月22日开始举办为期五天的“藏戏演出季”活动,为藏历新年增添年味。 新华社记者
阅读更多(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