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image
编者按 刚过去的一年,四川日报评论员重点关注了什么?对这些关注的重点,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中央媒体同行怎么看?重庆日报、南方日报,新华日报、浙江日报等兄弟媒体同行又怎么看?今日,天府新论连线全国部分党报评论员共同回望。 回眸 “欢迎大家到成都街头走走看看”是习近平主席在成都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开幕式欢迎宴会上,向国际贵宾发出的邀请。为此,我们于2023年7月28日推出《欢迎到成都街头走走看看》等“大运会走笔”四篇评论,呼吁以青春的活力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以团结的姿态应对全球性挑战,以包容的胸怀构建和而不同的精神家园,向世界呈现我们开放之胸怀。 同燃激情 共追梦想 浙江日报评论员 逯海涛 2023,是“多巴胺”激情燃动的一年。 从东安湖畔到钱江之滨,成都大运会和杭州亚运会、亚残运会的相继举办,在中国、在亚洲、在世界掀起了一波又一波的体育热潮。 “欢迎大家到成都街头走走看看,体验并分享中国式现代化的万千气象。”“祝愿大家在诗画浙江度过难忘的时光,在亚运会圣火下留下美好的记忆。”习近平总书记亲切的话语,犹在耳畔。2023年,两座名城同以体育之名,向世界发出了一张张请柬,也收获了来自四面八方的相遇与相知、感佩和感动。 同燃激情,无问西东。尽管麻辣火锅和吴侬软语远隔山川,但是成都大运会和杭州亚运会、亚残运会演绎的运动之美、青春之美、城市之美、科技之美、人文之美、生态之美,都在人们面前成功地讲述了中国故事,展示着中国之治,让世界对万千气象的中国式现代化有了鲜活而深刻的体认。 让我们重温那些震撼人心的场面,成都大运会开幕倒计时开始,中国文化遗产标志“太阳神鸟”翩飞而至,历史的光芒穿越时空;而在杭州亚运会上,亚运史上首个数字人手持圣火奔跑而来,和火炬手汪顺共同点燃亚运会火炬的那一刻,科技的力量直抵人心。 让我们再同两座城市来场“Citywalk”。逛春熙路宽窄巷子、看熊猫赏川剧、吃火锅品盖碗茶还跳广场舞……大家戏称这届大运会运动员主打一个“逛吃”。亚运会、亚残运会期间,各国运动员提前做好功课,不仅西湖边“荡荡儿”,还直奔四季青市场“买买买”,同时也见证着浙江各地“千万工程”下的乡村蝶变、“共同富裕”示范区的生动场景。 让我们再回味那些“太好哭”的瞬间。大运会羽毛球比赛中,乌干达选手球拍断线却没有可替换的球拍。不知所措之时,中国选手王正行递出自己的球拍,帮他完成了比赛。杭州亚运会上,中国名将张雨霏含泪拥抱日本选手池江璃花子的画面,令无数人感动不已。“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疫情、冲突和战争让世界产生隔阂,但是在这些治愈时刻,我们深切体会到奥林匹克格言所倡导的“更团结”,也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有着更多期盼。 回眸 大兴调查研究,是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我们党开展工作重要的方法论。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反复强调其重要性,但现实中问题不少。我们梳理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2023年4月5日推出《调查研究要反对“结论导向”》等系列评论,其中,对“结论导向”这一调研中最突出的问题,刊发了这篇评论。 敲响“路径依赖”的警钟 光明日报评论员 辛吾 这篇评论文章提出的观点,的确引人深思。随着调查研究广泛倡导,一些调查研究者却少了最初的新鲜感和敬畏心,自感“轻车熟路”并陷入“路径依赖”。最典型的莫过于“结论导向”。“先入为主”的调研很容易操作,得出想象中的“重要”结论,但实际上却很容易偏离实际,危害极大。 细究下来,调查研究中的“路径依赖”,原因之一是不自信,缺乏“不走寻常路”的勇气和自觉。“结论导向”中的所谓“结论”,多是已被研究和实践证明“正确的”,对于调研和决策来说,属于妥妥的“安全区”“舒适区”。如此“路径依赖”,回避了复杂与变化,但也失去了破解新问题、探索新经验的机会。原因之二是能力不足,缺乏跳出既有参考框架、另辟蹊径打开新思路的智慧和水平。有心无力下,无奈只能“新瓶装旧酒”“穿新鞋走老路”。 不可否认,开展调查研究要做足案头工作,对要调研的对象、可能存在的问题做到心中有数,这也是走深走实的前提和基础。客观地说,过去的习惯和旁人的经验,确实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启发意义。但毕竟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并不存在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万能公式或模板,“路径依赖”“结论先行”从一开始就走偏了。以此为解决问题和决策的依据,平庸而无用的调研看似无害,实则遮蔽了真正的问题,贻误了发展良机。 打破调查研究中的思维惯性和路径依赖,既要解决态度问题,也要突破能力瓶颈。一方面,在调查研究中要时刻提醒自己保持“空杯”心态,警惕先入为主,摒弃经验主义。另一方面,不断加强政治历练、实践锻炼,增强自身看问题的眼力、谋事情的脑力、察民情的听力、走基层的脚力。 正在推进的中国式现代化这场宏阔而伟大的实践,为广大党员干部锤炼调查研究能力提供了绝佳的“素材库”和“演习场”。无论大小,每一次调查研究都是“把脉”中国、丰富“案例库”的宝贵机会。广大党员干部当有这样的信念感、责任感和使命感,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下足调查研究“实”功夫,以扎实的行动汇聚奋进新时代的强大力量。 回眸 四川日报在改革开放四十五周年之际,于2023年12月18日发表“蜀平”文章《凝聚开新局的精神力量》提出,改革开放45年的历程早已证明思想就是力量,解放思想就是解放生产力。当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的关键时期,习近平文化思想开启了新一轮思想解放。从思想文化领域立意审视改革开放45周年这样的重大节点,体现了党报的责任担当。 阐释现代化的文化力量 人民日报评论部编辑 李拯 四川日报主打的大型政论“蜀平”文章,成为全国党报评论的一个重要品牌,开创了独具特色的政论风格,丰富了大型政论的多样性与可能性。这篇《凝聚开新局的精神力量》,从四川看向全国,从历史眺望未来,在东方大国走向现代化的历史坐标中阐释文化的力量,为“蜀平”文章的影响力写下又一个生动注脚。 大型政论之“大”,体现在其胸怀“国之大者”,从大历史视角抓住大问题、大逻辑。“蜀平”立足四川,但眼里装着中国,心里想着历史。这篇文章把文化的力量放在改革开放45周年的大背景下来阐释,并作出“四十五年的历程早已证明:思想就是力量,解放思想就是解放生产力”的重要判断。由此来看,习近平文化思想开启了新一轮思想解放,这对于我们身处这个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时期的引领意义,就不言而喻了。 大型政论的筋骨是其思想和观点,在认知层面为人们提供认识论和方法论。这篇文章的可贵之处,是在吃透中央精神的基础上,敢于作出判断。比如,文章提出了“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应该什么样?”的时代课题,并从更加坚定的文化自信、更加开放包容的文化心态、更加守正创新的文化作为这三个方面进行了回答。这样的概括没有简单机械照搬照抄文件内容,而是在准确理解中央精神基础上进行中观层面概括,既提供了思想增量,又进行了话语创新。 同时,适应全媒体时代的传播规律,大型政论还要具有丰满的血脉,把深刻的思想包裹在优美的表达、动人的细节之中。这篇文章在这方面作出了很多努力尝试。比如通篇都是短句、短段,降低了阅读难度;善于运用各种具体场景,用成都博物馆排着的长队,李白、苏轼、杨慎等四川名人及其名篇,来展现传统文化的魅力;善于把年轻人喜欢的“网言网语”活用到政论集中,比如让中华文明故事“活起来”“炫起来”“火起来”“传起来”,都是适合在Z世代传播的话语风格。依靠故事和细节,能够让大型政论情理交融,在感动人中达到说服人的效果。 这篇蜀平文章写文化,本身就体现文化底蕴;写时代,本身就吞吐时代气象。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历经磨难而生生不息,饱经沧桑而绵延不绝,文脉之传承,其力大焉。正如文章所言,站在改革开放四十五年的新起点,习近平文化思想让中国在更广阔的文化空间中,充分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资源,探索面向未来的理论创新和制度创新。 回眸 在全国各地全力以赴拼经济、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时刻,2023年上海首次到四川招商。以往招商都是西部地区去发达地区,现在发达地区却来西部地区“逆行”招商。面对新情况新动向,我们在2023年5月25日刊发《上海“逆行招商”给我们什么启示》文章进行深入思考,发达地区看中的是什么,代表什么样的发展趋势,又带给四川什么样的启示。 以开放眼光看待“逆行招商” 新华日报评论员 刘庆传 杨丽 谈起招商,过去都是中西部地区到北上广深,鲜有北上广到中西部地区。上海反其道而行之,掉头向西,奔赴千里之外的成都举办招商推介会,引发大家对“逆行招商”的关注。 去年以来,各地铆足了劲头拼经济,纷纷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持续推出政策、引进项目、细化服务,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上海到成都招商,就是拼经济的表现——分析变动中的外部环境,立足自身因素,善于筹谋、抢抓机遇。近年来,上海一直在积极布局新赛道领域和未来产业,以开启经济发展的“第二增长曲线”。上海到成都招商的项目,主要集中在生物医药、电子信息、智能制造等先进制造业,其目的是引进一些与其产业结构特点相符的高新技术项目,以强链补链延链增强其领军地位和竞争优势。从过去的趋势看,“西到东”变成了“东到西”,看起来是“逆行”,但哪里有好的项目,哪里有合适的项目,就去哪里招商,这个规律没有改变。上海到成都招商,从上海看,彰显了他们实事求是、务实扎实的作风,而从成都看,则折射出成都的新兴产业发展成绩斐然,许多项目对上海有吸引力。 其实,城市之间的互相招商,既是一种竞争关系,同时也蕴含着资源互补、产业协同、联动发展的前景。成都作为西南地区“工业强市”,拥有电子信息、装备制造、集成电路、智能终端、生物医药等10个以上千亿级支柱产业集群。西部城市有上海需要的先进制造业企业,而上海拥有企业看重的要素资源和市场影响力,实现“双向奔赴”并不让人意外。上海此番逆行招商,表明双方合作共赢的空间还很大,有更多的可能。 也有人担心,上海“调头”向西部招商,是否令当地面临产业“掐尖”风险?仔细来看,上海此次招引的重点是初创型高成长性企业,是与其产业发展需求相适配的企业。西部城市与其担忧被“掐尖”,不如反思有没有培育并留住“尖子生”的环境和能力。其实,在“逆行招商”面前,如果应对不好,那可能就是“狼来了”;如果应对得好,这可能是让沙丁鱼保持活力的“鲇鱼”。区别就在于各个城市能不能沉下心来,办好自己的事,把发展的土壤和环境培育好,让企业能够茁壮成长。 回眸 去年10月25日至26日,四川省党政代表团前往广东省考察学习。这是改革开放45周年之际的一次考察,也是在党的二十大召开后我省党政代表团的首次“省外行”。2023年10月30日《新征程,我们向广东学什么?》提出,向广东学习,就是将使命扛在肩上,将改革开放创新坚持到底,大力弘扬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改革精神,永葆“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上闯出一条新路来。 互相学习同挑大梁 南方日报评论员 丁建庭 改革、开放、创新是广东最鲜明的标识,也是广东走在前列的关键优势。向广东学什么?“川言”的答案是“将使命扛在肩上,将改革开放创新坚持到底”。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前途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中国式现代化成败的关键一招。新征程上,应对风险挑战,破解艰难险阻,稳步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唯有向改革要活力、向开放要空间、向创新要动力。这是川粤共同的命题,也是互学的基础。 川粤都是经济大省。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经济大省要真正挑起大梁,为稳定全国经济作出更大贡献。当今世界变乱交织,外部环境的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上升,国内大循环存在堵点,有效需求不足、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社会预期偏弱、风险隐患仍然较多。如此形势下,进一步推动经济回升向好,经济大省挑大梁的作用更加重要。川粤同担使命,优势互补,可以进一步深化产业合作、科技合作、市场合作、民生合作,携手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上闯出新路来。 川粤都面临重大国家战略机遇。广东把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作为深化改革开放的大机遇、大文章,正锚定大湾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支点、高质量发展的示范地、中国式现代化的引领地”的全新定位阔步前行。四川则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为总牵引,深入实施“四化同步、城乡融合、五区共兴”发展战略,奋力推动新时代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机遇当前,川粤应深化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重大战略的对接联动,在共同服务全国大局中拓展新空间、赢得新发展。 川粤都面临区域发展不平衡难题。区域协调发展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川粤虽都是经济大省,但内部发展不平衡问题都比较突出。在破解方法上,广东深入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并将其作为推动广东高质量发展的头号工程来抓,下功夫解决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四川着力推动欠发达县域加快追赶、跨越发展,努力实现成都平原经济区、川南经济区、川东北经济区、攀西经济区、川西北生态示范区“五区共兴”。面对同样的“老大难”问题,川粤可以相互多交流取经,携手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回眸
阅读更多(Read More)

作者 test2186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