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是新一轮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的关键之年。国务院国资委近期召开的中央企业负责人会议指出,着力提高中央企业创新能力和价值创造能力,推动国有资本“三个集中”,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实现高质量发展,更好发挥科技创新、产业控制、安全支撑作用。 证券 时报记者近日在 调研 多家央国企时发现,提高创新能力和价值创造能力,不仅需要内生和改革的力量,也需向外寻求多元推动力,而资本市场就是为央国企赋能的“大舞台”。利用资本市场工具引入“活水”、多维度整合 重组 延伸价值链、分拆上市让子公司“放心闯”……近年来,央国企运用资本市场工具越来越“得心应手”。 借助资本市场“充电” 公开发行、非公开发行、发债……通过多元化的资本市场融资机制,央国企可以较快地补充现金流,加码创新力度,加快项目投产速度,为企业发展“插上翅膀”。 作为 中国船舶 集团旗下的核心主业上市公司平台, 中国船舶 积极借力资本市场,支持实体业务高质量发展。 中国船舶 总经理施卫东在接受 证券 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2020年公司完成了当年资本市场上的最大规模资本运作“深蓝项目”,即市场化债 转股 暨重大资产重组及募集配套资金项目。公司成功引入18家国资投资机构、共计168.9亿元 债转股 资金,募集38.668亿元的配套融资。在实现直接融资规模207.56亿元的同时,将中国船舶集团旗下江南造船等核心军民船业务整合进入上市公司,交易总规模超过412亿元。 “‘深蓝项目’的顺利实施,有利于完善公司造修船板块布局,提升和发展上市公司核心优势。它还为当时处于周期性低迷的船舶工业企业降低了杠杆水平和财务风险,切实改善了资产负债结构。”施卫东表示。 在服务国家战略、推动经济社会转型上,央国企更是先行者、排头兵,而资本市场则起到了助推器的作用。 华能国际 总经理黄历新在接受 证券 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多年来,凭借在境内外资本市场树立的优良形象,公司充分发挥上市公司平台融资功能,先后七次在境内外发行股票,累计融资约320亿元,为公司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资金支持。 “近年来,公司在以不动产投资信托 基金 类REITs为代表的创新金融工具领域进行深入研究,探索利用资本市场盘活火电资产、降低资产负债率的有效途径,助力公司能源结构转型。”黄历新表示,2023年11月20日,公司成功簿记发行华能集团首单交易所市场类REITs——荆门热电资产支持专项计划,优先级证券预期收益率3.38%。同年12月19日,公司成功簿记发行莱芜发电资产支持专项计划,发行规模高达76.94亿元,优先级证券预期收益率3.37%,是国内资本市场迄今发行规模最大的火电类REITs,也是市场首单经沪港交易所双审的类REITs产品。两单产品的成功发行充分体现了公司在资本市场良好的信誉基础和品牌形象,为公司加速绿色低碳转型,服务国家“双碳”战略目标提供助力。 多元整合延伸价值链 中国稀土 合并广东稀土、 宝钢股份 全面启动对山钢日照协同支撑……2024年伊始,央国企重组整合的动作不断。 不仅是融资,资本市场还能在兼并重组、 股权激励 等多个维度助力央国企及时抓住市场时机,推动扩张、转型和升级,延伸企业价值链,从而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近年来,央国企资产重组的积极性显著提高。以沪市为例,数据显示,2020年以来,沪市央国企共披露重大资产重组118单,交易总金额超5900亿元;约六成央国企通过发行股份的方式支付对价,且制造业央企的 并购 积极性明显更高。 2023年以来,沪市已有20家央国企推出重大资产重组方案。具体来看,央国企 并购重组 主要有三类。 一是横向资源整合,强化核心竞争力。例如, 中国动力 通过重组将集团下属 柴油 机动力业务进行统一整合,在解决同业竞争的同时,进一步巩固公司行业龙头地位。 二是上下游垂直整合,实现产业链资源交互。例如, 株冶集团 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方式购买水口山有限100%股权、株冶有色20.8%的股权。交易完成后,公司直接拥有铅锌矿资源,成为一家集铅锌等 有色金属 的采选、冶炼、销售为一体的综合性公司,抵御风险能力进一步提升。
阅读更多(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