瞄准“全球影响力”,四川如何打造世界级光伏产业基地?

news image
川观新闻记者 寇敏芳 日前,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等六部门联合印发《促进光伏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明确到2027年,四川光伏行业产值规模超过5000亿元,建成全球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光伏产业基地。 喊出“世界级“目标,四川有何底气?如何实现?记者采访了政府有关部门、专家和行业龙头企业相关负责人。 探家底 全国六分之一太阳能电池片四川造 光伏行业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全球晶硅看中国,中国晶硅看四川 ”。乐山是中国多晶硅研发的起源地之一,有“西部硅谷”之称。 经过多年发展,四川已形成光伏产业全链条布局,通威、晶科、协鑫、天合光能等《财富》中国上市公司500强前十的光伏企业已有6家在川落户,多晶硅产量占全国20%,电池片产量占全国六分之一,产业规模居全国前列。2023年,光伏产业营业收入预计达到2500亿元以上、同比增长15%,已成为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光伏产业高地。 当前,中国光伏行业已拥有全球最完整的产业链供应链,行业发展水平全球领先。“四川光伏产业规模和创新发展水平位居全国前列。” 四川大学化工学院教授、互联化工研究中心首席科学家吉旭表示,四川创新资源丰富,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南石油大学等高校的光伏新材料科研实力领先,集聚一大批行业顶尖科研团队,产业创新发展能力不断增强,已形成成乐眉宜光伏产业发展走廊。 “四川有独特的资源优势,为我们加快推动光伏产业高质量发展创造了基础条件。”经济和信息化厅材料工业处处长卿家胜表示,四川作为全国优质清洁能源基地和国家清洁能源示范省,可再生能源电力装机容量占电力总装机比重已接近90%,四川发展绿色低碳产业较火电为主地区具备明显的碳排放优势,“四川造”产品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优势。 看举措 构建形成全产业链协同发展的产业集群 作为光伏产业大省,四川光伏产业的发展对进一步巩固和提升我国光伏产业全球领先地位和全产业链竞争优势具有重要作用。 2023年,我国光伏制造端产量、发电新增装机等多个指标连创新高,但随着产业链各环节产品价格全线“跳水”,光伏产业出现阶段性供需错配。在通威集团董事局主席刘汉元看来,未来30年以汽车电动化、能源消费电力化、电力生产清洁化为代表的绿色转型,有望形成百万亿级产业规模。“四川推动光伏产业发展前景广阔、空间巨大。” 《实施意见》从积极韧链强群、加强产业协作、支持创新发展、强化企业培育、推动绿色发展、拓展开发利用、加大开放合作等方面提出具体举措。其中,明确将鼓励龙头企业通过市场化的方式整合和淘汰工业硅落后产能,适度扩大拉棒、切片等产业链中间环节生产规模,提升逆变器、光储一体化系统等下游光伏系统及配套的本地供给能力,进一步完善产业生态;推动龙头企业从产品供给型向“产品+服务”综合型发展,打造一批在全球有影响力的“四川造”卓越品牌;充分利用“三州一市”光照资源富集的优势,有序推进集中式光伏电站和汇集工程建设,推动光伏发电更大范围优化配置,推进建筑光伏一体化应用,力争到2025年新建公共机构建筑、新建厂房屋顶光伏覆盖率达到50%。 经济和信息化厅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后四川将充分发挥比较优势,着力锻长板补短板,加快产业聚链成群,积极培育一批具有示范引领作用的龙头企业和配套企业,持续开展技术创新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不断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 持续巩固和提升在全国的领先地位和全产业链竞争优势,构建形成“硅料—硅片—电池片—组件—光伏发电系统及应用”全产业链协同发展的产业集群。 新闻多一点: 四川打造世界级光伏产业基地的8大任务 产业链条方面,锻长板补短板,强化产业链关键环节和核心配套整体协作,保障工业硅供给巩固多晶硅和高效电池片的优势地位、补齐中间环节、提升产品本地供给配套能力。 协作发展方面,推动产业加快集群集聚发展,重点围绕促进产业链、创新链、供应链供给保障水平提升,加快培育发展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 创新应用方面,创建一批中试熟化及检验检测创新平台,重点支持企业以“揭榜挂帅”“赛马”等方式开展核心技术攻关和科技成果转化,加快推进高效电池技术产业化步伐。 企业培育方面,鼓励企业通过增资扩股、兼并重组等方式,加快垂直一体化布局;打造一批在全球有影响力的“四川造”卓越品牌;鼓励龙头企业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制定。 数转智升方面,鼓励企业实施数字化管理和智能化升级改造,将在光伏企业推广5G、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应用,打造一批智能制造示范工厂和应用场景。 绿色发展方面,鼓励绿色电力消费,建设全生命周期的清洁能源溯源体系;探索建立组件回收体系,推动先进光伏综合利用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引导企业建设在线安全监管系统及应急指挥联动系统,提升本质安全水平。 开发利用方面,充分利用“三州一市”光照资源富集的优势,有序推进集中式光伏电站和汇集工程建设,探索“光伏+”等多元应用场景打造。 开放合作方面,进一步深化产业开放合作,落实“一带一路”倡议,鼓励企业积极融入国际产业链供应链,举办高能级光伏产业大会,加强产业供需对接,以高水平开放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联系电话028-86968276】
阅读更多(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