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语 乡镇兴则农村兴,乡镇强则县域强。乡镇一头连着农村,一头连着城市,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省委十二届四次全会提出,以县域为重要切入点扎实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同时对提升中心镇辐射带动能力提出明确要求,要培育打造200个省级百强中心镇,建设一批产业强镇、文旅强镇和商贸强镇。 如何抓好两端、畅通中间,立足乡镇,探索具有地域特色的城乡融合发展之路?即日起,四川日报全媒体推出《“镇”兴183》系列报道,通过实地探访、一线直击,探寻四川省183个县域的中心镇、重点镇在推进城乡融合发展背后的新思考、新作为和新举措。敬请关注! 四川在线记者 杜杰 阿坝观察 刘文佳 小镇名片 灞州镇 位于阿坝州汶川县城北,距离县城15公里,有9个行政村、2700余户、约7700人。境内山高谷深,动植物资源丰富,羌族民风民俗文化浓厚。2023年10月,该镇被评为阿坝州第三批乡村文化振兴“百千万”工程州级样板村镇。 “进山给李子树剪枝条!”1月23日上午,汶川县灞州镇垮坡村村民张国平和妻子余桂华背着梯子、剪子和干粮上山了。他家的20亩李子树分布在山间,去年靠卖李子,他们挣了近10万元。“党的政策好,只要肯努力,我们高半山也有出路。”张国平说。 出路,与灞州镇推动乡村探索的“三条旅游路”有关。 第一条是农文旅融合之路。灞州镇垮坡村是典型的高山羌族古寨,民居因山就势、自然布局、错落有致。2022年10月,垮坡村被列入第六批中国传统村落,获评“国家级传统村落”。去年,垮坡村利用“三家园”建设工程契机,投入300万元专项资金,以传统古羌寨保护为重点,对村子进行整体提升改造。 航拍垮坡村。杜杰 摄 “人居环境、污水管网、村貌道路都焕然一新。”垮坡村村委会副主任余友俊指着脚下的石板路说,这些石板取材于本村山上,是村民肩挑手磨,一块块铺上去的。 已经有投资者来考察,有意向发展羌寨观光、水果采摘、民宿体验等,打造农文旅融合观光体验村。“村子还建起两条货运索道,架起水果和肥料的空中运输,民房改民宿也提上了议程。”余友俊说。 垮坡村一角。杜杰 摄 第二条路,是旅游场景更新之路。在有着大寺冰瀑、高山杜鹃、高山草甸等旅游资源的灞州镇克枯村,如何打造旅游新场景、加快生态旅游发展是当务之急。 按照克枯村乡村生态旅游规划策划方案(2021—2025),该村围绕大寺冰瀑进行了景观提升和服务集群打造,对森林公园、高山杜鹃草甸进行了景观设施打造,同时打造起夜生活风情街、羌文化演绎场所等。 目前,投资122万元打造的集餐饮接待、休闲茶歇为一体的无忧·问香缘餐厅已经建成,6栋羌族特色别墅小木屋也亮相待客。“克枯村已打造起春赏花、夏避暑、秋摘果、冬戏雪——四季能旅游的全新旅游场景。”克枯村党总支部书记耿玉洪说。 第三条路在灞州镇阿尔村。背靠中国南方最大的室外滑雪场——羌人谷滑雪场,阿尔村走上一条追冰逐雪之路。 据统计,自去年12月23日羌人谷滑雪场开园以来,目前共计接待游客1.6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536万余元。“滑雪场设有5条初级道和5条中级道,娱雪区面积3.84公顷,还有雪地摩托、卡丁车、儿童雪橇车等戏雪项目。”阿尔村党支部书记王学强说,滑雪场聚集起来的人气,为村民带来更多增收致富的机会,村里的一些民房已经变成了民宿。 羌人谷滑雪场。王飞 摄 阿尔村岚·羌居民宿1号院的主理人陈星成说,民宿院落是从当地群众手中租来的,“去年10月开始装修,今年元旦房间就爆满。”不光有租金收入,还有务工收入。56岁的阿尔村村民王志珍如今是一家民宿的保洁人员,一个月工资有3000多元。 三条旅游探索路,切实改变了一座座乡村的面貌。在灞州镇党委书记张琴看来,该镇还面临着产业发展对人口的吸附力较弱、集镇的市井烟火气不足、文化资源转化率低等难点和挑战,“要继续推行‘以镇带村、以村促镇、镇村融合’的城乡融合发展模式,全力打造羌文化幸福工坊和冰雪休闲产业园,因地制宜培育优势特色产业,走出一条具有灞州特色的镇域经济发展和城乡融合发展道路。” (部分视频素材由汶川县融媒体中心提供)
阅读更多(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