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价值事务所的第1485篇原创文章” 通策医疗近期交出来的三季报,算是上半年的延续,反正就是四个字—“不太好看”。 2023前三季度公司实现收入 21.8亿元(+2.1%),归母净利润 5.1亿元(-0.7%),扣非后约 5 亿元(-0.1%)。单三季度实现收入 8.2 亿元 (+0.1%),归母净利润 2.1亿元(-5.6%),扣非后约 2亿元(-3.4%)。 根据公司投资者交流的披露,其各项业务拆分如下: 前三季度种植收入3.44亿,同比增长7.9%;单Q3种植收入1.15亿,同比增长0.3%。 前三季度正畸收入4.21亿,同比下降2.4%;单Q3正畸收入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 前三季度儿科业务收入3.91亿,同比增长1%;单Q3儿科业务收入1.49亿,同比增长1%。 前三季度修复收入3.31亿,同比增长5.5%;单Q3修复收入1.75亿,同比增长1.4%。 前三季度大综合业务收入5.86亿,同比增长4%;单Q3大综合业务收入2.17亿,同比增长1.8%。 总之,不论是公司整体情况还是单独的业务,基本都是持平,没啥大的变动,这其实挺让人奇怪的。 毕竟种植牙集采在4月份落地,按照公司的说法:种植牙集采价格约6000元,由于价格较低,整体呈现出较强的以量换价趋势,公司单三季度种植牙颗数同比增长高达58%,前三季度整体也有46%的增长,而且公司认为种植牙数量量的增长还将加快。 虽然因为价格有一些损失,使得种植牙整体营收相对持平,但种植牙颗数增长如此强劲,按理说应当也让公司患者数有所增长,从而带动其他业务有所表现,事实好像也确实如此。按公司的说法:1-9月省内的门诊人次是219.15万人次,同比增长9.7%;省外的门诊人次是29.49万人次,同比增长8.1%;整体是248.64万人次,同比增长9.6%。 但这逼近双位数增长的客流却并没有让公司总营收有所表现,只能说不止种植牙,应当是整体客单价都有所承压,可能还是消费力不太足。毕竟牙齿还不太算特别着急的刚需,拖一拖还是OK的。 2023年通策业绩整体虽然表现平平,但看看经营状况还是有不少亮点。截至2023Q3,公司体内有 40 家蒲公英医院,22 家已实现盈利,5 家医院达到盈亏平衡,13 家医院尚在培育期。 蒲公英医院2023前三季度门诊量达到56.91万人次,同比增长61%,共计实现收入4.45亿,同比增长50%(消费疲软在这里也表现出来了,收入增速低于门诊量增速),蒲公英整体收入在医疗服务里面已占到20%左右;实现净利润5500万,同比增长117%,毛利率31%,较去年同期增加2pct,净利率 12.5%,较去年同期增加3.9pct。 对于蒲公英医院,通策的管理目标是单家收入超过5000万,牙椅单产达到150万。按公司的规划,蒲公英的中长期目标至少应该是100家。 换句话说,蒲公英医院中长期有望给通策贡献50亿营收,如果能达到通策整体20%+的净利率(就不拿旗舰医院30%-40%净利率算了),则能贡献10亿以上的利润,相当于能再造一个通策。 01 价值事务所 不可复制的通策医疗 诚然,通策近两年的业绩都有些让人失望,本来市场对通策的预期是,2022年在疫情影响下是低基数,2023年应该有“报复式反弹”,就像2020-2021那样(2021虽也有疫情影响,但整体比起2020还是有不俗的增长)。 哪知2022基数这么低,2023放开了,居然还同2022持平,这就让大家不高兴了。 不过,如果大家看的企业足够多,就会发现这种情况不止出现在通策身上,很多消费企业包括消费医疗都出现了2023成绩比2022还要烂的情况。 如果只是个别企业出现这种情况,我们可以说个别企业或许遇到什么困境,但如果大家都如此,这就另当别论了。 横向比较而言,通策在行业中还是逻辑最硬的。前不久,超高端牙科诊所马泷齿科向港交所提交招股说明书,这个拔一颗牙收费五千、正畸一次动辄过10万、人均创收240万的超高端牙科诊所,竟然还是亏钱的。 外表光鲜亮丽的通策同行们,仔细扒开底子一看,各有各的心酸,他们之所以赚不到钱,核心在于留不住牙医+降不下来的营销费用。 先说牙医,我们看下图,几家代表性的口腔集团中,也就通策可以想招人就招人,这背后其实是有原因的。 根据2020年财报数据计算,瑞尔每名全职医生的平均收入是128.79万元,通策这个数字是46万元,假设通策给医生的钱向瑞尔看齐,通策2022年1760名牙医需额外支付15亿工资,立马便能扭盈为亏。 通策之所以可以留住医生,薪酬还能比同行低这么多,核心在于它有两把武器。其一,他有一套成熟的同医生进行利益捆绑的模式,通过下图不难发现,在通策的蒲公英医院中,医生都是合伙人(个人股东一般是院长,蒲公英管理咨询合伙是当地分院的医生集团股权平台),给通策干就是给自己干,同时,医生还可以得到平台的赋能,比完全自己单干省心省力得多。 其二,通策使用年轻医生+主任医生的团队模式来提升看诊效率。在通策模式下,一个主任带上六七个年轻医生,一天的看诊量就可以达到200人,平均每名医生的看诊量接近28人次/天,而隔壁的马泷平均每名医生的看诊量约为7人次/天,仅为通策的1/4。 之所以通策可以用年轻+主任医生团队模式,同行用不了,核心就在于通策有杭口、宁口这种看似是公立医院其实是私立医院的旗舰店,这种旗舰大医院保留了传统公立医院从实习医生、主治医生、副主任医生再到主任医生的晋升结构,如此,年轻医生不仅有按部就班的提升机会,遇到疑难杂症时,也可以直接在院内请教老师,通过快速积累提升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 换句话说,通策相当于有一套传统大型公立医院的培养人才制度,在此制度下,每年都能从各个口腔院校招收大量的口腔毕业生,这些年轻医学生的月薪差不多在8千-1万,可谓性价比极高。 此外,正是有杭口、宁口这两大金字招牌,通策的营销费用率无限趋近于0,马泷和瑞尔的销售费用率分别为17.9%和5.5%。 远逊于同行的人力成本和营销费用,使得通策的赚钱神话同行完全不可复制。 通策深知自己能有这样的赚钱能力,全靠杭口、宁口这两个超级旗舰大院,因此,通策在省外的动作都是先不计代价培养超级旗舰大院,再谋他求,于是有了挂着中国科学院大学招牌的各种存济。不过培养这种旗舰型大院非一朝一夕之功,所以到现在效果都还不太明显。根据公司的披露,武汉存济已于 2021 年实现盈亏平衡。按公司投资者交流的说法,武汉存济2023年7月盈利80w,西安略快于武汉的发展速度,2023年预计盈利7000-8000w,目前,武汉存济的总院+分院模式已日渐成熟,除武汉外,西安、成都两地的存济口腔医院发展也相对领先。 02 价值事务所 写在最后
阅读更多(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