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临床医生,我已经工作近40年了,我既是呼吸科医生也是全科医生。在我看病的时候,有很多的病人拿来10套、20套CT、核磁、胸片等等来看病,不同的医院片子质量不同,图片大小不同,而且偶尔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明明是一个男病人,可是有一套片子是女病人的片子,医生需要用火眼金睛去鉴别,如果医疗数据能够共享的话,医生就不会受这样的罪了。” 4月27日,在2024 中关村 论坛年会—— 区块链 与隐私计算论坛上,中华医学会全科医学分会主任委员、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全科医学科主任迟春花用一个案例揭示了当前医疗数据难以共享的困境。 当前,数据已经成为基础性关键战略资源。如何实现医疗数据的安全与流通,让医疗数据发挥价值?技术发展带来的新问题,需要前沿技术来解决。 医疗数据“孤岛”亟待打破 我国医院信息化建设发展迅猛,电子病历系统基本普及,但电子病历系统为各家医院自建自营,大量医疗数据无法流通共享,成为“沉睡数据”。各医疗卫生机构之间的信息割裂、数据孤岛现象依然存在。迟春花在演讲中表示,医疗数据共享急需优化,这将改善患者便捷就医、医生精准诊疗和卫健高效管理。 但医疗数据涉及个人敏感隐私,医疗数据一旦遭到泄露,势必会对医患双方的隐私及健康安全构成严重威胁,乃至影响社会的和谐稳定。 “医疗原始数据不出门挺安全的,但是都死在肚子里、烂在机构里边,是非常可惜的。”迟春花表示,从医疗数据拥有方来说,难点在于隐私保护难、安全保护难、缺乏确权的手段以及系统改造的成本高;从数据使用方来说,数据的完整性、数据的真实性、可用性和便利性同样也存在着很多的担忧。 医疗数据既要保障安全,也要高效流通。如何实现医疗数据的安全与流通,让医疗数据发挥价值?技术发展带来的问题,需要技术来解决。 呼吁 区块链 、隐私计算赋能 在众多前沿科技中,隐私计算能在充分保护数据和隐私安全的前提下,实现数据价值的转化和释放; 区块链 则是借助密码学、共识算法和分布式存储等技术,组合出一种新的数据共享方式,提高了数据保护和数据完整性的水平。这两项技术无疑是最符合医疗数据“可用不可见”需求的技术类型。 谈及问题解决,迟春花表示,基于区块链与隐私计算的数据共享计算集群以及相关的技术,能够实现医疗数据目录链数据共享安全管控系统,应对医疗卫生体系中机构不敢用、不愿用、不会用、没有权利用这些挑战。 区块链和隐私计算技术具体是如何改变医疗数据共享的?摩耶云科技集团首席经济学家郑磊向北京商报记者分析,区块链技术可以提供 数据确权 和交易的信任机制。在医疗数据交易中,需要解决数据所有权的确认和交易过程中的信任问题。区块链的去中心化特性可以确保数据所有者的权益,同时公开透明的记录可以防止数据被篡改。隐私计算技术可以进行 数据安全 交换。比如多方安全计算技术可以帮助医疗机构在不暴露数据的同时进行数据比对、联合分析等操作。此外,区块链的智能合约可以自动执行交换过程中的任务,大大提高了效率。 具体到医疗领域的应用,迟春花认为,安全可信数据共享,能够促进医疗资源高效协同利用。专科医疗中有大量的诊疗记录、在院监控数据、用药与治疗记录等数据,基层医疗中的基本医疗、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数据庞大,基于区块链与隐私计算进行数据共享,能够形成生命全程健康档案、个性化治疗方案,最终实现 精准医疗 、持续性病情与健康管理、高水平医疗资源向基层扩散。 对于整个医疗行业来说,医疗数据的互通共享,也将加速信息化与医疗健康的深度融合。郑磊指出,未来,如果更多的医疗机构开始采用区块链和隐私计算技术来管理医疗数据,将推动医疗数据的标准化和互操作性的提高,从而为跨机构的数据共享和分析提供了可能。通过数据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疾病趋势、优化治疗方案、提高 医疗服务 质量。这将有助于改善患者体验、提高医疗效率、降低成本,最终惠及广大患者。 数据“顽疾”有望通过数据“治愈”。迟春花最后表示:“在医疗数据共享这个过程当中,如何使数据权属清晰、数据的隐私得到保护、数据的权限可控、 数据安全 共享,数据价值释放等方面,有特别多的创新工作要做,光靠医生完不成。作为医疗数据的生产方和使用方,特别渴望区块链、隐私计算这样的技术能够应用于医疗数据共享,渴望相关行业能够支持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健康发展。” (文章来源:北京商报)
阅读更多(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