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6岁,身高只有109厘米,根据“儿童身高数值对照表”,这属于“矮小”范围。慌乱之下,深圳市民何丽带着孩子去医院就诊,让医生给孩子注射一年的生长激素。注射之后,孩子一年内长高了11厘米,身高达到了120厘米,可副作用也随之而来,孩子经常出现感冒、发烧等症状,却找不到病因。日前,一则关于儿童生长激素滥用现象的报道引发了公众关注。 说实话,那些焦虑孩子身高家长的心思,我完全能够理解。当年有段时间,我也因为身高而自卑过。跟我有同样烦恼的一名高中同学,为了增高,一咬牙,按照杂志上的广告,挤出一个月的生活费买了所谓的“增高套餐”,他收到了一对增高鞋垫:据说鞋垫上的凸起全是穴位,穿上正好可以刺激脚底进而促进生长激素分泌。后来,他确实也长高了一些。不过,据我的观察,这主要得归功于打篮球和到了发育时间。 孩子长身高,要不要抓住时间窗口?答案自然是肯定的。不过,稍稍发现孩子身高偏“矮”就心急火燎,家长就要带娃去医院,去给娃安排上生长激素?这样的行为无疑是值得商榷的。首先,矮只是一个相对的说法,或者说一种状态,只要不是太过离谱,这并不是一种疾病。比如,父母身高不高的话,按照遗传学规律,娃相对矮小也就成了大概率事情。与别人家的孩子比,这是矮小,可置于家族的视野来看,这就再正常不过了。 其次,按照相关儿童健康专家的科普,身高这事取决于两个因素,70%是遗传因素,30%是后天因素。遗传已经没法干预,后天因素则介入大有可为。具体怎么干呢?一是吃得好,营养得跟上,这样孩子长身体才能有充足的给养。二是睡得香,晚间让身体有充足休息,这样脑垂体才能分泌更多的生长激素。三是得让娃多运动,除了可以把身体打开,更重要的是可以促进睡眠。 还有,生长激素水太深,家长很容易被当猪宰。一家儿童私立医院,为何身高预测的全项检查费用2000多大洋,周末去为何就只要480元,如果打激素针,还可以再优惠?一方面,价格可能有水分,另一方面,有些医生会动手脚,把正常的结果写不正常,后续他们就会用一套话术劝父母给娃打生长激素,而生长激素一般都价格不菲。 注射生长激素有严格的专业门槛。专家介绍,如果孩子身高较严重偏离平均身高,存在要打的可能,也必须达到疾病状态的矮小才有必要使用生长激素治疗,而且有些特殊的矮小性疾病不适合甚至禁忌,如软骨发育不全,生长激素就不太适合。如果不尊重医学,不听从专业建议,给娃滥用生长激素,结果必定是得不偿失。 当觉得自家娃个子偏矮时,家长首先要镇定,先要判定这是一时的假象,还是真是疾病所致。如果被确诊患病,一定要多去几家医院交叉验证,否则很容易被不良医生诱导,带到沟里。媒体就报道,北京的小禾今年9岁,身高134厘米,尽管身高属于正常水平,仍被私立医院诊断为骨龄偏大两岁。听从医生建议注射生长激素后,小禾第一天就出现了明显的不适症状,头晕呕吐,完全无法进食。 不管娃个子高矮,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让孩子多运动,吃得好,睡得香,这样孩子的发育才能有更大的保障。揠苗助长的道理不仅适用于庄稼,对于孩子的长高、成长等也是通用的。注射生长激素等方法看似是捷径,到头来可能发现其实走了弯路。 (文章来源:南方都市报)
阅读更多(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