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image
8月24日,碳中和能源高峰论坛暨第四届中国国际新型 储能 技术及工程应用大会与新型 储能 技术青年科学家论坛在深圳拉开序幕。    中国化学 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秘书长王泽深在会上表示,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我国新型 储能 产业近两年取得巨大成就,首先缘于国家对新型储能产业的高度重视,健全了自主可控的产业链体系,初步形成了具有创新特色的产业闭环生态;其次是得益于国内储能企业积极开拓国际市场,以更高的性价比和服务使中国储能产品深受海外市场青睐。1月份至7月份,全国共发布了616项新型储能相关地方层面政策,广东省发布最多,共61项;浙江54项,河南、江苏、山东、安徽38项以上,四川、上海、内蒙古、北京均超20项。    中国化学 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统计,截至目前,全国共有2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在政策文件中提出了2025年新型储能装机目标,总规划目标达89.1GW。其中内蒙古最高,达14.5GW;青海6.7GW,山东、甘肃、山西、河南总装机目标均为6GW,宁夏5GW,河北4GW,辽宁3.5GW。黑龙江、上海、海南、重庆、西藏、新疆等6省(自治区、直辖市)对新型储能同样给予了强有力支持。   “受益于 新能源 项目加速落地,叠加政策持续加码,中国储能装机规模不断增长。”王泽深提到。   在项目投运和规划方面,据 中国化学 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储能应用分会统计,1月份至7月份全国新型储能新增装机共16.7GW/40.5GWh。其中,江苏新增装机8.2GWh,容量占比为20.19%,位列全国第一;新疆新增装机5.7GWh,占比为14.13%,排在第二;山东4.18GWh,占比为10.33%,位居第三。   尽管储能装机不断增加,但行业发展仍旧面临不少问题。   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通过全国储能产业巡回调研活动中了解到,新型储能依然存在调度利用水平偏低、主动支撑能力不足,商业模式不清晰、储能充放电成本较高、市场主体激励不足、管理机制不健全、安全性有待加强等问题。   王泽深进一步表示,“十四五”是“碳达峰”的关键期,应综合考虑我国国情及电力市场发展阶段,进一步挖掘新型储能、负荷聚合商、 虚拟电厂 等新型主体资源参与电网调节潜力,加强储能政策顶层设计,开展储能在新型电力系统中应用场景及成本补偿机制研究,探索解决制约储能发展瓶颈的思路和方法,健全储能运行与管理机制,加强攻关在储能设备、系统集成、规划设计、施工安装、并网调度、安全运维等环节存在的短板技术,实现各类储能与源网荷共建共享、高效联动。推动多元化新型储能技术蓬勃发展,为保障新型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发挥重要支撑作用。 (文章来源: 证券 日报)
阅读更多(Read More)

作者 gocpm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