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张天红 廖晓亮 特约通讯员 王晓林)“注重‘牛是食草动物’的理念,发展草产品企业”“统一肉牛改良品种,服务良种生产”“发展‘公司+协会’‘公司+农户’模式”……9月1日,大竹县政协与老科协联合开展协商,就全县“肉牛产业发展状况”积极建言献策。 今年伊始,该县政协与县老科协商议,把“肉牛产业发展状况”作为年度协商课题,先后3次组织调研组深入到该县周家镇余都生态养殖专业合作社、橙蒿养殖专业合作社、乌木镇宏胜源养殖专业合作社等,广泛听取业主所想所需所盼,了解全县肉牛养殖发展情况。 调研中发现,全县现有优质牧草种植户73户,肉牛养殖场190家,其中肉牛养殖企业(专合组织、农户、家庭农场)46家。仅一季度,肉牛存栏7.17万头,肉牛出栏1.5万头,同比下降 6.2%和 11.28%。现在市场行情下滑,本地能繁母牛少,小牛仔买进需要到新疆、内蒙古等地,路途遥远,成本高,精饲料成本高,土地流转难,没有政策性保险、玉改青贮基础薄弱,产业化程度低、服务保障体系相对滞后等。 协商会上,与会人员形成一致意见建议:进一步加大养殖生态环境保护,注重成本核算;依托本地资源,推行“一村一品”或“畜沼果草”等模式;做好单、散养殖户的补贴资金到位,做好良种繁育体系建设,加强优良品种保护利用、培育、改良、推广,健全种畜质量监督体系,力争仔牛就近就地出售;着力培育和扶持一批草牧产业化经营龙头企业。
阅读更多(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