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image
四川在线记者 张守帅 陈碧红 四川是什么? 在英特尔中国区董事长王锐眼中,这里是领跑西部的投资宝地,英特尔多次扩容位于成都的封装测试基地,最近一次发生在10月底的增资达3亿美元; 在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明高眼中,这里是领跑前沿的创新高地,他在“长江首城”宜宾设立院士工作站,成功将用于固态电池的负极材料新成果搬上生产线; 在桃坪羌寨民宿经营者陈硕眼中,这里是宜居宜业的安逸福地,不仅千年古羌寨成为四川首个世界“最佳旅游乡村”,还有更多各美其美的村落镶嵌在巴山蜀水间。 不同视角,不同答案,共同指向巴蜀大地全力以赴拼经济搞建设、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 四川是我国发展的战略腹地,在国家发展大局特别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具有独特而重要的地位。有一种使命始终令人心潮澎湃——2023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殷殷嘱托“推动新时代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尽快成为带动西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新的动力源”。 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2024这一年,省委团结带领全省人民应对复杂形势、战胜多重挑战,坚决扛起经济大省挑大梁重任,奋力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以四川发展之进更好服务全国发展大局。 海报设计 沈晓颖 一 12月17日,四川公布今年前11月经济运行情况,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6%。纵观全年,6.6%的增速来之极为不易:一季度同比增长7.1%,此后波动下行,7月当月增速仅为4.4%;关键时刻,一揽子政策推动触底反弹,8月增长6.1%、9月增长8.4%、10月当月增长7.8%。 工业领域跑出的奋进曲线,是全省经济运行情况的映射。四川GDP一季度同比增长6.1%、上半年同比增长5.4%、前三季度同比增长5.3%,尽管前三季度增速比上半年回落0.1个百分点,但三季度当季增速高于二季度、前三季度领先全国幅度高于上半年,释放出总体平稳、稳中向好的信号,彰显了四川经济发展的韧性。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保持一定经济增速至关重要。党中央要求经济大省真正挑起大梁,为稳定全国经济作出更大贡献。省委指出,今年全省经济增长6%左右的预期目标,兼顾了当前与长远、需要与可能,是具有法定效力的“任务书”,也是省委、省政府向党中央、全省人民立下的“军令状”,必须尽最大努力完成。 面对严峻复杂的国际环境和不断增大的经济下行压力,迎难而上、团结奋斗成为昂扬全年的主旋律。元旦节后没多久,省委省政府举行一季度重大项目现场推进活动;国庆节后上班第一天,举行四季度重大项目现场推进活动,传递出只争朝夕、时不我待的紧迫感。 紧盯目标任务,四川着力充实政策工具箱,有力有效打出“组合拳”—— 一季度“开门红”后,我省出台“18条”政策举措,从财税、投资、消费、外贸、降本及企业成长等六个方面加力加劲,既拿出真金白银帮助市场主体降本增效,又为消费者送去实实在在的红利,巩固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 今年9月,“18条”执行到期之际接续推出“16条”,想方设法解决房地产市场疲软、消费增长不足、企业经营成本较高等问题,下足“及时雨”,进一步提振市场信心。 特别是用好国家实施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机遇,提出22条具体措施,全年安排资金超过145亿支持“更新换新”;抢抓专项债券发行“窗口期”,年初即发行首批305亿元债券,支撑保障400多个重大项目加快实施。 各方面积极行动,谋良策、出实招:启动粮油千亩高产竞赛、粮油百亩超高产竞赛、规模经营主体高产竞赛“三大竞赛”,助力全省粮食总产量达726.8亿斤、再创历史新高;培育首批17个四川省先进制造业集群,新增2个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总数达到5个;以全面提升跨境电商发展水平为抓手促进外贸转型升级,前10月跨境电商进出口交易规模1130.1亿元、同比增长19.3%,接近去年全年水平…… 紧盯目标任务,四川切实加强经济运行研判,因时因势科学调度—— 经济运行是速度与质量、内部与外部、投资与消费等的动态平衡过程,情况复杂多变,不确定性因素较多,要保持爬坡过坎、滚石上山的定力,也要靠前指挥、果断决策。 9月11日,省委召开全省经济运行工作推进会议。会议背景十分特殊,今年暑期四川遭遇比2022年更加恶劣的连续高温天气,全省用电负荷5次创历史新高,最大用电负荷累计39天保持6000万千瓦以上,对生产、消费等带来不利影响,经济承压前行。 行至关键时刻,会议洞察“时”与“势”、“稳”与“进”、“立”与“破”等辩证关系,指出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四川经济韧性强、潜力大、活力足的特点没有改变,要求各地各部门把全力以赴拼经济搞建设作为当下第一位任务,努力在后半程跑出“加速度”、拼出“新业绩”。 放眼全年,从省委常委会会议到省委财经委会议,从省政府常务会议到全省经济运行调度专题会议,省委省政府及时作出一系列针对性强的部署,全力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紧盯目标任务,四川既立足当下“稳增长”,又着眼长远“攒后劲”—— 一年来,省委两次召开全会:省委十二届五次全会重点研究以发展新质生产力为重要着力点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的问题并作出《决定》,科学回答四川高质量发展“怎么看”“怎么干”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确立了四川现代化建设的总体目标;省委十二届六次全会就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四川新篇章进行研究并作出《决定》,科学制定了四川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任务书、路线图、时间表,进一步释放改革红利,为四川现代化建设注入强大动力。 而在数字经济、低空经济、核医疗、氢能、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等重点产业领域,四川逐一制定专项方案,同时推动外贸稳规模优结构,以控制成本为核心优化营商环境,推动新时代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用一系列文件不断完善新时代治蜀兴川工作格局。 二 映入眼帘的探针直径只有0.14毫米,用显微镜才能看清形状,由四川普什宁江机床有限公司的设备生产。这家拥有近60年历史的企业,研发出国内首台针对高精度半导体探针类零件的机床,同时其800毫米精密卧式加工中心可靠性指标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稳步走来的机器人身高165cm、重约50kg,名为“天行者一号”,将“入职”多家柔性产品制造企业。研制出四川首台商业化人形机器人的四川具身人形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今年刚刚注册成立,是四川省人工智能研究院新鲜孵化的企业。 从不到1岁到近60岁,从高端机床到人形机器人,无不闪耀着新质生产力的光芒。省委作出重大判断,四川正处于结构调整、动能转化、发展转型最吃劲的紧要关头。而由“大”向“强”跨越,关键靠创新。 春寒料峭时,省委省政府围绕“推进新型工业化”召开“新春第一会”,继而又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举办“新春第一课”,两个高规格的会议都涉及培育新质生产力、打造西部地区创新高地。 向“新”而行,非凡的赛道从科技革命性突破中来。 揭牌两年多时间,天府绛溪实验室传出“惊人”消息,今年4月,其量子互联网前沿研究中心与合作单位在国际上首次研制出氮化镓量子光源芯片,输出波长范围等关键指标取得重大突破。 天府绛溪实验室 四川拥有西部唯一国家实验室、10个大科学装置、137所普通高校、205个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369家科研院所和超过1.7万家高新技术企业,创新资源十分富集。立足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和科研条件,四川以“揭榜挂帅”方式,实施人工智能、航空航天、先进装备、生物制造、清洁能源、先进材料等重大科技专项,支持领军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着力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形成一批标志性创新产品。 9月10日,全省科技大会召开,现场表彰的247项成果86%已面向市场开展转化应用,许多具有“全球首次”“填补空白”等显著特征。这说明,只有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同时发力、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才能真正做强新质生产力的源头。 四川聚焦原创性、颠覆性、前沿性、迭代性产业技术创新,前瞻布局包括人工智能、低空经济、绿色氢能、核医药等在内的25个产业新赛道,加快推动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大市场”。最近,注册资本120亿元的四川科创投资集团成立,将有助于促进科创之“花”结出产业之“果”。 乘“数”而起,澎湃的动能从制造智能化浪潮中来。 长虹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车间内,从钢壳投料到下线堆码,所有加工环节全由机器完成,每分钟可生产电池750只,效率高于行业平均水平20%以上。 成都数之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研发的AI质检系统,单站点实时自动判图能力超过每秒10张,缺陷检测准确率保持在99%以上,超越人眼极限,已在100多家智能制造标杆企业得到应用。 近年来,四川在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中把产业数字化摆在重要位置,“新春第一会”更是强调要围绕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推动制造业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目前,全省已培育120多家智能制造3.0以上标杆企业,规上工业企业关键工序数控化率、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分别达62%、83%,形成柔性化生产、大规模个性化定制、网络协同制造等一批新模式新业态,促进传统产业“老树发新枝”、新兴产业“新芽成大树”。 锂离子电池产量同比增长55.1%、单晶硅增长50.6%、发电机组(发电设备)增长27.0%、集成电路增长26.6%——今年前11月,四川工业产品产量增长加快的行业,也是“智改数转”成效显著的领域。 因“变”而兴,焕新的效率从要素创新性配置中来。 四川将人工智能确定为2024年“一号创新工程”,以超常规最大力度精准支持。四川省人工智能学院由此应运而生,它通过“政产学研用”一体化体制机制创新,促进人才培养从一校到多校多企、科技创新从单一团队到联合攻关的全方位融通。 推进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既是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需求,也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方向。四川在全国率先推动科技界的“小岗村”改革——“先确权、后转化”职务科技成果混合所有制改革,从点到面步步深入,累计完成职务科技成果分割确权2400多项,全面构建权责清晰、有效激励的职务科技成果赋权改革制度体系。 今年起,四川遴选支持若干名基础研究领衔科学家,对其实行低频次考核,同时其专项资金实行“包干制”,赋予经费管理和使用最大自主权。 与此同时,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抓好经济、教育、科技、人才等领域牵引性改革,通堵点、除难点、解痛点,用改革的办法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三 2024巴黎奥运会让万里之外的一家成都企业订单火热:液晶电视需求拉动TCL光电科技(成都)有限公司产销两旺,仅1至8月公司进出口总额就达到11.46亿元,同比增长12.95%。 13天左右到欧洲——TCL是最早一批因国际班列将产业转移到成都的企业,“成都造”机芯组件、屏组件等通过中欧班列(成渝)运往波兰工厂组装。实践验证了TCL选择四川的战略眼光,公司对欧洲的出口量和出口额保持着平均每年30%的增速。 中欧班列(成渝)连续3年开行超5000列,跑出互利共赢的“加速度”。越来越多企业切身感受到,随着共建“一带一路”、新时代西部大开发、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等国家战略加快实施,四川已从内陆腹地走向开放前沿,正加快构筑向西开放战略高地和参与国际竞争新基地。
阅读更多(Read More)

作者 test5001860

发表回复